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打牢夯实“三农”基本盘
来源:    时间:2022年12月26日    

今年以来,民和县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机遇,抓紧抓实保障粮食安全,坚持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路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实现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稳粮保供安全有力一是抓实粮食生产。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两藏”战略,播种农作物66.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8.55万亩、油料8.2万亩,种植蔬菜4.75万亩、冬小麦4.5万亩、东油菜0.25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19.74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1万吨以上、蔬菜产量达10.47万吨。二是抓实耕地保护。严守6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5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分阶段有序腾退“非粮化”耕地,1.85万亩耕地“非粮化”完成整治1.33万亩,1.52万亩撂荒地全面复耕,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整合1424.46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实施乡村振兴灌溉设施维修改造等项目,改善灌溉面积达10.14万亩。三是抓实粮食储备。全面落实地方储备粮属地责任,规范政策性粮食储备管理,储备原粮1.2万吨、成品粮面粉819.95吨、大米82.51吨、市级储备油28.51吨。市委粮食巡察发现的34条问题已整改完成30条,剩余4条正在积极整改。

脱贫成效持续巩固一是全力以赴防返贫。组建县乡村三级防返贫监测队伍,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61户1890人,风险消除350户1465人。扶持298户监测户发展到户产业,累计落实帮扶措施4376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8170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搬迁户实现就业2485人。二是千方百计推项目。充分利用2022年财政衔接补助资金2.14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项目48个。截至目前,20个项目已完工,中央衔接资金支出1.42亿元,支持率92.9%。持续强化项目库建设,目前,共谋划储备项目190个,经实地察看并反复研究,纳入2023年乡村振兴项目库80项,涉及资金6.86亿元。三是持之以恒抓协作。充分发挥民和-滨湖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作用,落实入住企业享受3年免租等优惠激励政策,先后与17家企业签订入住协议,到位投资2.97亿元。在滨湖区新开设高原特色农特产品体验店2家,累计完成消费帮扶资金751.4万元。充分利用2022年东西部协作资金4765万元,谋划实施6大类14个项目。

乡村产业助农增收。一是产业发展更具活力。传动种养业方面,持续扶持壮大30万亩全膜玉米、规模养殖、家庭牧场等传统富民增收产业,成功打造30个马铃薯百亩示范田、4个油菜千亩示范片、15个小麦百亩示范田、5829个家庭牧场持续巩固加大。全县畜禽存栏44.28万头(只),畜禽出栏38.7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31万吨、50吨和0.88万吨。文旅产业方面,在西沟凉坪、官厅喇家等村实施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七里花海、禹王峡等乡村旅游景区多点开花,成功举办隆治梨花节等活动,乡村旅游成为群众致富新渠道。光伏产业方面,建成43.4兆瓦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99亿千瓦时,累计收益9257万元,125个脱贫村实现收益73.9万元。拉面产业方面,认真落实纾困扶持政策,为461户一般户发放新开拉面店一次性首次创业奖补资金184.4万元,为69户脱贫户发放新开拉面店一次性首次创业奖补资金128万元。目前,我县省内外拉面经营户达4186家,拉面产业年营业额超过14.8亿元左右,年利润达5.7亿元以上。电商产业方面,借助扶贫电商832”平台,积极拓宽我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建成保鲜库17座,库容达3.4万立方米,成功举办无锡市农副产品推介会,牛羊肉、隆治苹果等20种农产品畅销全国。截至目前,产品累计销售额达2.4亿元。二是绿色发展更可持续。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83%。全面完成30万亩全膜推广任务和12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任务。扎实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回收残膜1890吨,回收率达90%。三是群众收入更有保障。扎实开展促进农民务工增收“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推进农民就业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转移劳动力就业10.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5亿元。狠抓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转移输出脱贫及监测户劳动力1.82万人。17家就业帮扶车间(工坊)带动稳定就业322人,人均增收2059元以上。整合光伏项目等资源设置公益性岗位2197个,安排低收入户入职保洁员932人。

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科学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全面完成,11个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完成审核。接续打造去年1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和1个乡村振兴试点乡的基础上,投资4923万元着力打造9个乡村振兴试点村。1700户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和6179座农村户厕进入收尾阶段。26个高原美丽乡村基本建成,峡门美丽城镇建设全面推进,投资30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我县被纳入全省整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编校:吕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