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时节,走进中川乡民主村金丝皇菊加工车间,一朵朵金灿灿的皇菊映入眼帘美不胜收,淡雅的菊花清香溢满车间,沁人心脾,村民正加紧分拣、晾晒、烘干等,各条生产线忙而有序,呈现出菊香人欢的丰收景象。
在民主村加工车间里,省党代表、民主村党支部书记乔维栋结合民主村实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村民们在丰收的喜悦里聆听党的“好声音”,感受党的好政策,共话新时代农村幸福美好生活,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强合力。
乔维栋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我们村作为大山沟里的一个脱贫村,推进乡村振兴更要发展好支撑产业,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做大做强金丝皇菊产业,走上增收致富路。”
合作社董事会成员乔永峰听后激动地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这个消息好啊,现在我们的金丝皇菊、白菊初具规模,我们的饮料加工车间也已基本完工,现在我们缺的就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明确的导向,我们心里就有方向了。”
菊花产业在育苗、管护、烘干、包装阶段,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繁忙时一天需要20余人,民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都会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户、留守妇女等。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作岗位,让老百姓顺利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里上班时间灵活,很适合我们这样的留守妇女,既可以赚钱又能够照顾家里,每天有80块的工钱,只要人勤快,一年下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正在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王海红说。
“在家没事干,来这儿摆摆菊花,闻着菊花的芳香味,和姐妹们说说笑笑,一天挣80块钱,非常高兴。”正在熟练摆放菊花的村民白秀花说。
“民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以来,就不断为村里的困难户、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脸上也乐开了花。我们将引导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金丝皇菊产业发展中来,借助基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采摘经济,让百姓更富、乡村更美。”驻村第一书记白渊祥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金灿灿的菊花背后,是有效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乡村美、百姓富的生动实践。
“我们的菊花种植基地一部分是河床整理出来的沙石地,大概有100亩,属于半沙土土质,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非常适合金丝皇菊生长。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生长的金丝皇菊色泽金黄、口感甘爽、健康绿色。”村党支部书记乔维栋介绍。
菊花,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是用来观赏或饮茶的,可是在民主村村民的眼里,它是“摇钱树”,是“致富花”。
近年来,民主村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线,依托“桃梨花谷,多彩民主”党建品牌,通过流转盘活村内闲置土地,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挥“一村一品”产业优势,流转土地300亩,种植花椒200亩、桃树20亩、软梨80亩,林下种植金丝皇菊150亩、白菊10亩、玫瑰10亩,现有金丝皇菊干品4000斤,亩均产值达3000元左右。形成集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也让本村3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拓宽了增收渠道。同时,为进一步挖掘金丝皇菊附加值,鼓起村民钱袋子,金丝皇菊饮料加工车间基本建设完工,下一步将进行试营业。
今后,民主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菊花产业盘活做大、做优做精,不断延伸金丝皇菊产业链,通过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和扩大生产,提升金丝皇菊品质,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同步发展,让金丝皇菊真正成为村民们致富的“黄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