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同心抗疫】之二十一| 民和县彻底消杀涉疫场所 |
|
|

冬日清晨的民和街头,室外的气温低于零下5℃,空气里弥漫着冰冷的气息。但这并没有阻挡住专业消杀队员领命出征的脚步。11月30日一大早,在民和县疾控中心门口,八辆载着消杀及防护物资的车辆在街道马路便一字排开,消杀队员领到任务后迅速上车,迅速驶向各自的消杀责任区。

开展环境卫生消杀特别是对涉疫重点场所的彻底消杀,是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链的一项必要举措。今年11月20 民和县出现新一轮新冠感染疫情后,民和县高度重视环境消杀特别是涉疫场所消杀,迅速启动消杀专班工作,全面开展涉疫场所终末消杀和社会面预防性消杀工作。在社会面,利用大型喷雾车、人工作业等方式,早中晚三次对社会面环境持续进行常态化预防性消杀。在涉疫场所终末消杀方面,该县从县卫健系统抽调专业人员组成8支专业消杀小分队,重点对阳性个案疫点、涉疫场所、集中隔离点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杀,同步对乡镇消杀队进行专业性指导培训。

据民和县疾控中心主任李黄龙介绍,8支消杀小分队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防疫消杀组的统一领导下,每天早上7点30分出发,2支负责县城涉疫场所消杀,1支负责集中隔离点消杀,还有5支负责乡镇涉疫场所消杀工作,每天晚上八九点才收工返回。对涉疫场所的终末消毒,旨在传染源住所及污染的物品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杀,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物上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李黄龙表示,为彻底杀灭病原体,消杀人员对涉疫重点场所彻底消杀后的第三天,由环境采样组进行环境采样检测,如果样本呈现阳性,将继续按照消杀三天后采样原则,对涉疫场所再消杀再检测,直到环境样本检测阴性为止。据了解,11月20日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8支专业终末消杀小分队“战士”,背着沉重的“行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忍着消毒水刺鼻的味道,不惧严寒,早出晚归,两不见日,对终末消杀对象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处理。据李黄龙介绍,消杀小分队的任务是对涉疫场所的终末消杀,消杀队员所处场所风险无处不在。但在战“疫”路上,每一个消杀队员闻疫而动、听令而行,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逆行而上,对涉疫环境彻底消杀、全面消杀,确保无死角杀灭环境和物品上新冠病毒,做到万无一失。据李黄龙介绍,截至12月2日,消杀专班共出动消杀人员422人次,累计完成终末消杀涉疫场所571处,有效消除了病毒传播隐患,筑牢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的环境安全屏障。终末消杀是一件体力活,消杀队员每天负重数十斤重前行。他们是战疫路上跟随阳性病例和密接者轨迹的最后一道“过滤器”,他们用全面彻底的消杀,留给人们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