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疫”路有你 温暖同行】系列之十九|巴州镇:抗疫“父子兵”的传承与坚守
来源:    时间:2022年11月11日    

有一种团结叫“全家抗疫”,有一种亲情叫“并肩作战”。他们以“父子兵”的身份,活跃在巴州的抗疫一线,不计“小家”得失,以“大家”为重,用行动担当演绎着一代又一代巴州人的传承与坚守。
迎着晨光,刚刚在民小疫情服务点值完班的李世林又要赶回巴二村核酸检测现场,看着已经忙碌了24个小时的父亲,正在穿防护服的儿子李斌只是叮嘱了一句“爸,做好防护,注意身体”,然后接了父亲的班,转身投入服务点值班工作……深秋露重天渐寒,清晨的寒意被这样一幕场景所温暖。
今年47岁的李世林,身兼数职,既是巴二村的支委,又是村上的网格员和志愿者,没有谁比他更熟悉村里的人员信息,“我们村大,人口密集,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忙点不算什么,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我还要给儿子做好榜样呢”!说起李斌,李世林的骄傲溢于言表。
“镇上又在招募志愿者?任书记,我报个名!”李斌在与李世林一起进村排查的路上,听到父亲在电话里的回答,便对父亲说“爸,给我也报个名吧,我跟着您!”“服务点值班不像进村入户,晚上不能休息,一个小小的卡口关乎着全县人民的平安健康,责任大着呢,你能担的起吗?”李世林关心的询问到。“爸,我23了,也当了两三年志愿者了,这点儿担当还是有的,更何况还有您这样的榜样立在我跟前,相信我!”“先把这个巷子里的三户排查完了再说,敲门去!”看着李斌坚定的眼神,李世林含笑说道。
第二天,父子俩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服务点值班的志愿名单上!“从小父亲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工作的样子对我影响颇深。作为父亲,他如山;作为榜样,他似镜;作为党员,他像旗,我以他为荣!”李斌说道。
此次疫情防控战役一打响,李世林父子便开启了连续26天24小时两班倒的“在线”模式。第一天他们变身宣传员、排查员、服务员,挨家挨户摸排,对返乡人员进行严格筛查,做好村内巡逻管控工作,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帮助村民采购生活物资,完成每日定点定时消杀……第二天又化身守门员,在民小公路疫情防控服务点对进出人员、来往车辆做好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查验双码、核酸证明。无论清晨或深夜,他们父子俩都闻令而动,李世林表示“奋战在抗疫防控一线,就是对党员使命担当最好的诠释”!
每次李斌经过村内巷道,四周的街坊邻居就会说道“小李,带好口罩呀”“辛苦啦”“世林教育的这个娃娃就攒劲呀”……这简单的话语体现出了村民们对李世林父子俩的关心和关爱、认可和赞赏。
“爸,我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您从小就教导我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男子汉,我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跟随您的脚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李斌充满信心地说道。
“儿子,注意防控!”“爸,注意安全!”一两句简单的叮嘱和问候寄托着彼此的牵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这场战“疫”之中,父亲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孩子紧随其后,敢于接过接力棒,在防疫一线,扛起疫情防控的“重担”,展现巴州的青春力量,绽放光芒。
在巴州,诸如老李小李这样的“父子兵”还有很多,刘世荣、冶兆俊、张英成、罗得孝、桂春凌……他们中有老党员和人民教师这样的骨干力量,也有大学生和返乡青年这样的新鲜血液,正是这种传承和坚守,责任与担当,筑起了巴州疫情防控最坚实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