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以过硬作风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来源: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疫情防控重作为,守护家园秉初心924日,民和县出现新冠疫情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闻令而动,无畏逆行、下沉一线,以对党、国家和社会的忠勇之心,对事业、责任和使命的勇敢之魄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过硬作风彰显服务宗旨,推动全县疫情防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人民至上,在防疫一线擦亮担当底色

疫情发生后,委、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坚持一线指挥、一线作战,现场督导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供应、核酸采样转运、联防联控卡点值守等情况。级领导干部全部包联乡镇、奔赴一线、下沉基层、直击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以最严格的监督促进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纷纷响应,迅速行动,坚决扛起政治担当,全员投身一线开展抗疫工作。

王萍是民和县公安局马场垣派出所副所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舍下年幼的孩子,驻守在一线,奋战在前沿,在全警战疫的队伍里,她和所有疫线工作者一样,时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把一方群众系在心上,把一方稳定扛在肩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充分发扬当代女警不畏艰险、勇毅奋进的精神。“我能行”“我可以”“我没事”......这些她常挂嘴边的话,质朴却掷地有声,温柔却坚定有力。王萍藏起对四岁幼女的思念,以岗为家,与所里全体人员一起设卡值班、一起“捱更抵夜”。街面上,她步行巡逻、严密排查,把隐患和风险消除在细枝末节;卡点处,她紧盯防线、细致登记,让平安和放心与人民相伴;小区内,她耐心劝导、深入宣传,把防控知识与真情送到百姓身边。

疫情防控期间,一大批干部职工不论岗位职责,不计作息时间、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疫情防控战线上,还有许多像王萍这样的身影,正是他们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作风,才筑牢了防疫工作“堤坝”,以责任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守望相助,在防疫一线凝聚团结力量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民和县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同心抗疫,用坚守诠释了敢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公仆本色;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解囊相助、共渡难关,用奉献彰显了守望相助、倾情相扶的社会责任。

10月30日晚上7点30分,马场垣乡党委、政府支援川口镇疫情防控工作的两辆满载爱心蔬菜的厢式货车开进川口镇政府大门。当晚夜里11点,四辆满载爱心大白菜的半挂货车在交通运输部门执法车辆的带领护送下开进了民和县城。这是来自海东市乐都区的青海润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乐都梨苑餐饮中心两家企业支援民和疫情防控的80吨爱心蔬菜。当晚,这些爱心蔬菜连夜配送给川口镇和四处省际、县际“两码一检”查验服务点。一箱箱物资、一份份帮助、一声声鼓励,这些温暖之举凝聚起了并肩战“疫”、守望相助的强大力量,保障了后方物资,缓解了一线顾虑,提振了全县干部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您好,我是光林蔬菜配送中心的配送员,您下单的蔬菜已配齐,5分钟就能送到楼下,请您戴好口罩下楼取菜!”10月31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光林蔬菜配送中心配送员铁平平电话告知驮岭小区下单蔬菜的住户后,骑着电动三轮车速速把菜送到住户楼下,住户取菜、扫码微信支付后,铁平平又去给第二个下单住户送菜。该配送中心由民和县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是一个产供销一体的蔬菜配送中心。合作社负责人铁令梅说:“因为在疫情期间我没有上涨蔬菜价格,招来了个别商户的‘问责’”。面对个别商户的“问责”,铁令梅用朴实的语言给予回应:“自己种的菜,凭良心销售,绝不赚疫情期间的‘昧心钱’”。她一直坚守凭良心做生意的初心,尽自己所能为疫情下的居民提供蔬菜配送服务!

社会各界、广大干部职工爱心捐赠,共同抗疫,彰显平凡大爱。共收到疫情防控爱心捐款617万元,其中,广大干部职工捐款192万元、爱心企业捐款406万元、其他捐款19万元。民和工业园一家爱心企业捐赠了一辆价值288万元的移动核酸实验室;无锡市滨湖区援助资金140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向民和县捐赠20台核酸采样站,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山海情”。一份份爱心善举汇聚成同舟共济的涓涓细流,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奋战一线,在防疫一线检验使命初心

民和县坚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干部的“练兵场”,让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上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让干部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提升能力,锤炼本领。33名县级领导在集中隔离点担任点长,严格督促落实隔离点管控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严格封闭管理,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各网格化管理单位干部职工深入各网格小区,紧盯疫情防控任务,严防死守,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你们家有从海西州或其他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吗?”“记着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你在居家隔离,一定记着不要出门啊”……这是转导乡河纳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发土麦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常对群众询问和嘱托的话。为了做好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马发土麦每天都会带领村中志愿者进行入户宣传和摸排,到各卡点查看人员登记情况,每一个疫情防控的工作现场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无论有多忙,都不忘通过微信工作群转发疫情防控相关政策通告、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并广泛动员村内党员和大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大家都拿到饭了吗?有需要加餐的请说话,我们这里还有饭菜,给你们送过去。”县隔离中心医护人员李英英每天送完餐后,不忘在群内温馨提示。李英英说:“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温度。隔离区的每一个“大白”,都尽最大努力服务着每一个隔离对象,疏导他们的思想,鼓励大家树立必胜信心,安心隔离,待隔离观察结束后回归正常生活。”

正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奋战在前,舍小家顾大家,才汇聚起了守护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他们用担当与坚守,凝聚起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千里转运,在防疫一线体现为民情怀。

“漫漫回家路,深深为民情”“情系百姓,路通万家”“心系群众办实事,真情服务暖人心”……11月1日,来自民和县马营镇、满坪镇、甘沟乡的从海西诺木洪返乡群众代表向民和县委、县政府送来一面面锦旗。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是疫情之下的一场千里大转运。

面对在诺民和籍务工群众返乡和学生返校难的“急难愁盼”问题,民和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相关部门从群众切身感受和部门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转运滞留诺木洪的短期务工人员顺利平安返乡。10月16日早上7点,一场民和-诺木洪的千里大转运拉开了序幕,直至10月25日凌晨1点30分,伴随着满载最后一批99名滞留返乡人员的2辆转运大巴驶进民和县城,这场疫情之下为期10天的千里大转运圆满画上句号。期间,16辆大巴车运行35班次,公安、交通执法人员全程护送返乡人员安全回家。累计转运滞留诺木洪返乡人员1403人,其中务工群众791人、返校学生612人。

这是一场疫情之下的千里大转运,也是民和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暖民行动,体现的是疫情之下民和县委、县政府保障民生的“力度”和“温度”,让疫情之下滞留诺木洪地区的返乡人员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为民情怀。

以战促治,在防疫一线淬炼过硬作风

面对疫情,广大干部在一线承担着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城市运转、医疗救治、民生保障、值班值守等重要任务,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民和县坚持把疫情期间表现作为各级党员干部政治站位高不高、能力素质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的有力检验,聚焦重要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疫问题,深入查找和纠治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以及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和涉疫腐败问题。疫情期间,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组开展全天候监督检查,共累计检查530个重点场所及疫情防控点位,推动问题整改320

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民和县坚持前方战“疫”和后方战备同部署、两手抓,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储备隔离宾馆38家、隔离观察房间2136间,有力提升了全县疫情处置的能力。在0924疫情发生后,储备的隔离宾馆为全县处置本轮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省市疫情防控专家的综合评估,我县部分酒店、宾馆零星分散,所处地区人流密度高,医护、安保、物资配备压力大,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安全风险。这意味着建设规范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对原民和县人民医院闲置资产按照隔离医院标准进行规范化改造,极大提高了全县疫情防控应对能力。仅用一个月时间,改造完成了有293间隔离病房和29间办公用房的民和县隔离中心,彰显了疫情防控大考中的“民和速度”,打造了全省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工作的“民和样板”。

在疫情防控大“考”中,民和县干部职工用实打实的作风干出了实打实的成效,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疫情蔓延的势头,切实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民和县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的果断、干就干好的气魄,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和落地生根、见行见效。(编校:马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