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民和县各基层党组织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满怀期待,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作贡献、真抓实干创佳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沟乡麻地沟村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在村党支部班子引领下,通过“以老带幼”的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麻地沟村注重把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吸收到班子队伍中来。现任麻地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宁智勇,拥有大专文化程度,比起其他村干部,他在领导全村发展的方向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村民,让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在集体经济的带动下持续提高,这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宁智勇说。
为了找到最适合麻地沟村的发展方向,宁智勇带领村“两委”成员在多个县区考察交流,最终确定了“蘑菇村”的发展思路。
2022年初,麻地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并使用,自今年年初投产出菇以来已实现收入14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加了家庭收入,也使贫瘠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入生、创造历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这句话,对川口镇民镁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海珍来说深有感触,这也是她在社区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民镁社区成立于2002年3月,现有居民1821户4930人,是省属原民和镁厂职工的生活区,2006年6月该企业亏损破产后,有近3000余名下岗职工,从而导致社区多数居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社区治理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
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全面摸排镁厂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状况,积极与民和县总工会协调,按每户600元的标准向900户困难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救助金54万元,并拓展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服务,随时走访了解弱势群体,将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动态施保。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李海珍为真正做好社区居民的“调解员”“宣传员”“办事员”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近期新冠感染疫情发生后,李海珍更是展现出了“当家人”的风度,积极带领网格员走访入户、摸底调查。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我们民镁社区工作者来说,就是凝聚各方力量资源,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把党的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李海珍说。
刚从法庭出来,李静又拿出了好几摞卷宗,“最近几个案件要再看看细节,尽早帮当事人解决。”李静,是民和县人民法院高级法官。
多年来,李静在办理案件的同时,积极帮扶困难当事人。给群众送过米面油、电褥子、衣物,也给他们买过车票,付过饭钱、住宿费,付过赡养费,替癌症患者缴纳过党费,还替困难大学生交过学费。“这些年自己也不清楚帮助过多少人,具体花了多少钱,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党员的责任扛在肩上,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自己最开心的事。”不但如此,作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的她,还积极响应“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为困难女童捐款。
“我只是政法队伍中普通的一员,有幸当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段时间,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李静一边积极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一边仔细收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她说,自己将始终胸怀“司法为民”的责任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这个特殊的国庆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民和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疫”而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责任和担当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以青春和热血筑牢抗“疫”堡垒,用忠诚坚守向祖国真情告白,用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自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有人靠前指挥,下沉一线,亲力亲为,夙兴夜寐;有人与时间赛跑,白衣执甲,闻令而动,奋战“疫”线;有人一头扑进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卡点值班值守、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中,不顾安危,夜以继日,勇挑重担;有人提着装有饭盒的袋子、扛着各类生活物资忙碌在全镇大大小小的角落,奔走辛劳,保障物资,任劳任怨;有人相继奔赴全力支援兄弟乡镇疫情防控,风雨共担,并肩而行,守望相助……他们是医护人员,是网格员,是党员……“国庆我在岗”是他们的铿锵承诺,“守护万家灯火”是他们用坚守诠释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