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志臻 张璐 通讯员 马克文
“各位,我现在将县、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向大家作个汇报,稍后请各位逐一说一下各自工作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樊家滩村疫情防控服务点上,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延鹏正召开会议,组织支委班子成员、各工作小组组长学习最新文件、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当天的重点工作。
面对连日来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西沟乡18个村火速成立疫情防控服务点临时党支部,筑起战“疫”基层防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据悉,临时党支部由386名机关党员干部、各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民党员及党员志愿者组成。
西沟乡各疫情防控服务点临时党支部自成立以来,通过每日会议、支委会议等形式,紧密联系实际,全面明确分工,成立综合协调组、居家隔离管控组、后勤保障组、环境卫生整治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全面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通过组建临时党支部,我们找到了‘主心骨’,建强了‘主力军’,让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有力延伸,统筹协调更为高效,党组织‘神经末梢’进一步激活。” 王延鹏说。
“你好,请扫一下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谢谢配合。”在西巷村疫情防控服务点,65岁的老党员石显有对过往车辆认真检查,上前查验“双码”、测量体温,并登记外来车辆和人员信息。
石显有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卸任老支书,担任村干部9年。老伴因视力残疾干不了活,儿子外出务工,全靠他和儿媳照顾老伴和两个孙子。尽管这样,石显有还是挤出时间和村上的年轻志愿者一样早晚轮换,积极参与村上的疫情防控工作,没有丝毫懈怠。“在值守中,石书记工作特别认真,逢车必查,不落一人,还很贴心地提醒来往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年轻志愿者王玉龙称赞道。
面对连日来的频繁降雨,石显有又充当起了村上的巡河员,跟着大家一起查看河道、堤坝安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挨家挨户作动员工作,帮着村“两委”成员转移隐患点周边群众。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据西沟乡党委书记陈栋介绍,疫情发生后,像石显有这样“舍小家、顾大家”、敢于担当的老党员志愿者还有146名,他们有的宣传疫情防控形势、预防知识;有的在服务点值守,排查过往车辆、人员;有的对聚集人群耐心劝阻,提醒大家不要扎推聊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安安心心居家隔离,有任何需求、困难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你们需要的口罩、药品,我们带过来了。”“米面油还有吗?”这样的对话,频频发生在西沟乡各临时党支部党员志愿者与居家隔离人员之间。
为了使居家隔离人员无后顾之忧,西沟乡18个村都开通了“跑腿代购、代办”服务。对居家隔离群众,村党支部都会安排人员与每一户对接,通过微信、电话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及时掌握隔离人员动态,帮助他们购买生活物资,并叮嘱他们安心居家隔离,在隔离期间有什么需求及时反映,村党支部都会第一时间响应并帮助解决。
刚刚解除隔离的凉坪村村民马索飞牙说:“我们一家人隔离期间,村干部每天都会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有没有需要代买的生活用品等,嘘寒问暖让我们很感动。除了不能出门,生活和平时并没有不同。虽然现在我们一家人已经解除了居家隔离,但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会响应号召,少出门不出门。”
隔离病毒不隔温度,才能彰显人情味,西沟乡各党支部以用心实干的担当精神,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