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第一书记在基层】“一”字情怀写秋诗——巴州镇胡家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担当
来源:    时间:2022年08月31日    

   雨后短暂放晴,天空云卷如画。见到王浩书记时,他正弯腰拿着卷尺,跟驻村工作队员星伟丈量垮塌滑坡的道路深度。朴实无华的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容,如夏日的清风、冬日的暖阳,温润了胡家村村“两委”、党员、群众的内心,凝聚起了党群、干群的力量,让小家变大家,用实际行动擦亮“党员”身份,彰显责任担当,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凝聚民心,“一”字见心,驻好一个村
   “天放晴了,我们就过来看看现场,下雨的时候入村主干道大概30米的路基垮塌了,不及时修就有安全隐患了”王浩说道。“现在疫情形势也不容乐观,村上设立起了服务点,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们都入户开展排查工作了,我回不了家,刚好天天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排查返乡人员、巡察这些隐患点,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心声,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上才能做到让群众满意,让党组织放心!”8月份进入主汛期以来,连续强降雨造成胡家村多处路段垮塌,顾不上休息的第一书记王浩跟驻村工作队员已经连续三个星期奋战在防疫防汛一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村里的会议上,王浩常常这样对党员干部们说,他深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作用,深知基层党组织发展经济的带头引领作用。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从到村的第一天起,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自驻村以来,迅速组织村“两委”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坐班值班等各项基本制度;积极引导村“两委”班子加强学习,除认真开展每月固定党日活动进行学习外,还搜集、归纳各种会议精神和理论文章,让广大党员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全体党员政治素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慰问留守老人、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一年来,新培养45岁以下后备干部7名,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新发展党员1名。在王浩的带领下,胡家村的党建工作有声有色,党员干部们干劲更足了,人心更齐了,民心更稳了!
    “2021年7月,当听到集团公司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的消息后,我就向组织提出了申请。当我接到同意派驻的消息时,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这条乡村振兴路。虽然驻村的工作生活条件不会那么优渥,工作环境也会更加复杂,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直驱使着我向新的工作岗位发起挑战!”王浩笑着说道。
   打动民心,“一”字尽倾,出好一份力
   “我能解决的,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我就想办法为村上解决!反正不能放着,要不然组织派我下来还有什么意义呢?”王浩在去往村上的路上说道。
    眼下正值防疫防汛和灾后重建的重要时期,王浩一方面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党员、网格员坚持做好疫情防控服务点值守、隔离人员管控、返乡人员排查和普及防疫知识等工作;一方面积极巡察道路安全、山体滑坡等隐患地段等情况,确保汛期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受灾后,牵挂群众的生产生活,王浩挺身而出,带领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开展道路抢修,只为缓解村民的燃眉之急。
    “星伟,你赶紧给公司打个报告,汇报情况,申请资金,我们修路。”“席书记,明天我们去周围几家转转,做做思想工作,装载机要从村民家里经过呢!”王浩苦恼的说,“修个路,要推倒坡下面两户村民的围墙,辛辛苦苦种的果树、玉米也都要挖掉,我该咋跟他们说呀?”说着说着就走到了席中雄家门口。“老席,你看看这坡要是整个垮塌下来,首先就对你家的安全有影响了,装载机、挖机那些大型机械也要从你家才能开进去施工,我们把东南角那儿的墙推掉一部分,你同意吗?家里养着牛羊,这些玉米到时候当饲料吧,你看呢?”
    王浩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做着席中雄的思想工作,最终取得了他的同意,他笑着说道,“王书记他们天天来,天天说,终归是为了我好,也能为村上做好事,我就紧跟着书记的步伐,出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力吧!”
   “好了,我们去做席炳利的思想工作吧!”王浩带着原班人马又笑着走进了席炳利家。
   关注民心,“一”字既行,办好一件事
   第一次到胡家村,王浩在村子周围兜兜转转了老半天,愣是没找到村委会办公室。在停车打算向村民询问时,看到一位村民骑着电动车在那条存在隐患的主干道上颠簸着,他心头当即涌出了进村后的第一个念头:“这条连村路、生产路,我一定要修好。”
   通过一年的进村入户,王浩全面了解了胡家村的村情民况,他也终于争取到了总计8万余元的帮扶资金和物资,着手修起了他第一天就想修的那条路。“接下来就要购置修路的砂石水泥这些材料了,走,咱去集镇看看去。对了,星伟,席书记说88岁的老党员赫永德生病了,咱们顺路也去看看,买点牛奶鸡蛋吧,老人好消化吸收一点。”说话间王浩走向了村里的小卖店。“想想以后村民们可以安心、安全出行,我真的很高兴,我也终于为胡家办了一件实事!可这天儿什么时候才能放晴?”
   “王浩书记,你们能不能压压预算,看能否节约点资金?到时候帮助一下咱们有相同困难的‘兄弟村’,为他们修路修渠啥的,大家一起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一起为美丽巴州出力!”镇党委领导向王浩说道。经过再三斟酌,考虑到巴州镇部分偏远山村的实际情况,王浩说道“我们多跑几家砂石厂压价格,直接让胡家村的脱贫户投工投劳修路,村里人自己出力自己挣钱,即能增加群众收入,我们也能尽量节约出点资金来帮助困难‘兄弟村’!”
    无论是乡村振兴主战场还是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胡家村驻村工作队随着工作的需要不断变换着角色,但变化的只是工作内容,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在他们的工作中,却从未改变。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驻村以来,王浩积极带领工作队员、党员干部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组织在乡村的执政地位,在春耕秋收的田间地头、农畜产品的养殖销售现场,都能看见胡家驻村工作队的身影,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着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让鲜艳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也为胡家村筑牢了防线、守护了家园。
   一言一行中,尽显第一书记王浩的为民情怀,他也用行动在秋日里给予了“第一”这个词最美的诠释。而在巴州镇,第一书记们充满泥土味的一个又一个为民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