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各乡镇以实际行动践行作风建设
来源: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在作风建设行动中,民和县各乡镇始终坚持干部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把转变工作作风与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当前各项任务紧密结合,坚决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能力在一线锤炼、形象在一线树立,切实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官亭镇“学习+”模式,不断拧紧干部作风总开关。学习+谈话营造严肃氛围。及时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制定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理论学习计划,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2次、干部集中学习2次,班子成员座谈交流学习1次,以案促改暨警示教育学习1次,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分管领导与干部之间开展谈心谈话1次,积极调动全镇干部学习积极性,教育引导全镇干部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学习+自查”端正工作态度。镇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及镇村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标问题清单查摆问题25条,对症下药确定整改措施30条,全镇干部从自查中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切实在担当实干中增强本领、积累经验。“学习+实践”推进工作落实。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聚焦防汛、防疫、安全生产、维稳等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深入各村一线,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连日来,安全转移隐患点附近群众50户160人,梳理拆迁安置遗留问题4个,答复信访上访2件,解决群众纠纷2起。真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心去解决落实,不断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学习+监督”保障整改实效。镇纪委监委对各村作风建设、疫情防控、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等展开监督检查,及时提醒工作不力的干部端正工作态度,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峡门镇守初心,办实事,优化服务转作风近期,峡门镇办事大厅6个为民办事窗口,也要面临“求好评”的压力。这压力,来自张贴在办事窗口、办事大厅公示栏上的“扫一扫,作评价,改进作风靠大家”群众评议二维码。此项目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民主监督评议为导向,以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覆盖全镇政府机构的评议投诉体系。该评议系统通过“扫码监督’方式实现民主监督的“全覆盖”“零距离”。服务态度好不好,群众扫码来评议,让权力的行使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推进乡镇干部作风的改善,营造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评价二维码自8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评价范围已经覆盖了6个办事窗口、1个信访接待室、2个办公室,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对参评窗口及办公室的作风、效率和廉洁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截至目前,已有14名群众通过扫码进行评价,其中满意评价有10人次,基本满意评价有4人次,不满意评价有0人次。下一步,峡门镇还要将这种好的监督方式长期运用,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向下延伸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行扫码评价,作为作风建设行动的有力武器。

古鄯镇坚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书写富民强村新“篇章”。镇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坚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一目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谋划和推进,牵头抓防止返贫监测和谋划乡村振兴项目等重点工作。今年,新纳入监测户2户10人,并对符合产业发展的12户监测户进行产业扶持;2021年实施的小岭村东西部协作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目前已完工,待县级验收;2022年实施的夏家河村甜糯玉米分拣包装项目,总投资665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

总堡乡坚持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推进乡村面貌换“新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为目标,把整治乡村环境作为转变乡村两级干部作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村更美”的美好生活环境。动员全乡村两级干部、保洁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对公路沿线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丢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受强降雨影响导致公路路面堆积的淤泥、砂石、杂物等进行清理,对部分村道塌方雇用机械及时进行填平,再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热潮,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为建设“山清水秀·和谐总堡”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总堡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投入资金共计12万余元,发动干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1800余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2余次,出动挖机铲车50台次,清理沟渠1500米,清理生活垃圾2100余方、填埋塌方路段5处。(编校:马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