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和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引领,立足厚重的文化积淀、特色的民俗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化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宣传推介,乡村旅游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新引擎。
强化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布局不断优化。明确全域旅游定位。按照“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文化为魂,塑造品牌;全民共建,主客共享”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成了《民和县全域旅游规划》,捋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定位。统筹乡村旅游发展。相继完成《七里花海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核桃庄排子山旅游总体规划》《永录康格达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评审,编制完成《民和县乡村旅游规划》,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积极融入省市战略。制定《民和县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统筹资源、挖掘潜力,全面开展融入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创建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4家、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50家,带动了景区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
强化项目支撑,乡村旅游基础不断夯实。不断丰富旅游项目。在原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古鄯镇七里花海景新增空中索道、玻璃栈道等项目;禹王峡景区新建4D玻璃观景平台、步步惊心工程;排子山生态旅游景区新建高空滑索、悬崖秋千等设施。丰富的旅游项目有力满足了游客需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投资100余万元,配套设置全县旅游道路标识标牌和星级文化旅游接待点标识标牌,标识导向更加明细,游客出行更加方便。投资224万元,修建完成旅游公厕7所,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投资14万元,聘请专业清洁人员,整治景区卫生,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不断壮大旅游经济。以“旅游+”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七里花海乡村旅游项目为古鄯镇山庄村、小岭村、郭家山村提供就业岗位71个,群众月收入增加约2400元;南垣牡丹休闲园旅游项目带动西沟南垣村105名困难群众就业。
坚持宣传推介,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擦亮。多种活动增活力。组织举办了七里花海第三届冰雪运动文化旅游节、民和县5·19中国旅游日暨首届河湟牡丹文化旅游节、七里花海景区迎国庆“首届菊花文化旅游节、民和县第三届隆治苹果采摘节暨苹果电商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县域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系列宣传强推介。投资近18万元,拍摄制作《民和旅游推介片》《民和旅游宣传片》《民和旅游广告片》,更新完善“民和文旅”微信公众号旅游景点、旅行社、农家乐、特色美食等内容,向省内外游客宣传推介民和旅游资源。川海融合开新局。与兰州市红古区签订《川海同城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充分对接两地乡村旅游发展潜力,互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和活动信息,携手打造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编校:凌鑫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