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峡门镇:精神文明助振兴 巾帼建功扬新帆 |
|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是峡门镇康阳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们不仅要忙辛苦的农事,还要忙幸福的“住房焕颜”事。“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包括外墙节能保温、屋面防水、太阳能暖廊、围墙粉刷等、外窗和厕所改造等项目”康阳村监委会主任郭红兰正在向村民介绍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的具体内容。自今年5月初以来,57岁的郭红兰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与村两委成员通过入户一对一、微信群等渠道大力宣传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理解度。为打消大家的顾虑,提高村民的政策执行度,她带头申报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并通过前期调查摸底确定了169户实施户。“施工过程中大家对质量有疑问的可以向我们监督组反映,我们去和施工队沟通,尽量不要跟施工队起冲突。”作为监委会主任,郭红兰红充分发挥着村级监督作用。除了质量监督员,郭红兰还因办事公道深得村民信任,是村里矛盾调解员,大家亲切的称呼她为郭大姐。“村里的纠纷不能只看表面,只有理清背后的关系,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这是她多年调解矛盾纠纷得出的经验。康阳村为一般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91人,于2016年全部如期脱贫,2020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看着村里日益健全的基础设施和村民越过越红火的日子,郭红兰越发觉得要想走稳致富路,首先就得修牢“人心路”。为宣扬勤劳致富、敬老孝老的文明新风,在联点单位的帮助下,康阳村对种养殖能手、好媳妇、好婆婆等进行了表彰。郭红兰认为通过表彰一批人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先进典型、榜样的带动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让村民物质充裕的同时精神富足,为稳步致富提供不竭动力。闲暇时,她经常在村头跟妇女们拉家常,一边听着家长里短,一边宣传如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同时不忘叮嘱大家“我们也会有老的时候,要孝敬长辈们,给孩子们当个榜样”。为丰富农村妇女生活,郭红兰积极组织康阳村妇女参加各类培训及文艺活动,首届峡门镇“石榴籽”杯篮球赛上,康阳村的节目就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力倡导新婚姻法是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进一步解放,农村的婚嫁思想观念开始发生了转变。2013年郭红兰的女儿出嫁时仅收取了3万元的彩礼,对此村上的很多人表示“要少了”。她说:“做父母的无非就是想孩子生活的好,彩礼要的多孩子们负担也大,而且婚事简办也是如今社会文明的风尚和潮流”。她用行动助推移风易俗,成为文明婚嫁的坚决拥护者、积极推动者和模范践行者。正是在像郭红兰这样的先行者的带领下,在“一约四会”制度的引导下,现如今康杨村革除陋习,形成了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的文明力量。“1992年的时候我担任康阳村妇联主席,1998年入党,2005年当选康阳村村委会主任,2020年担任康阳村监委会主任,今年是我入党的第24个年头,也是我工作的第30个年头了。”说到这里,郭红兰脸上浮现着自豪的神情。当被问到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是否萌生过退意时,她回忆道:“当选第一年村里铺硬化路,本来是件大好事,但是因为村民之间的矛盾,迟迟无法施工。我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有时候口干舌燥的说上半天,对方还是不为所动,每当这时总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那时孩子还小,忙起工作来孩子也顾不上,为此还和家里人吵过架,那会真的想过放弃。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康杨村的第一个女村主任,不仅仅肩负着组织和村民的信任,还肩负着妇女积极参与村级治理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现在的康杨村白墙红瓦绿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村两委成员兼具“老经验”和“新想法”,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郭红兰坚定的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