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伴随着气温的持续回升,民和县总堡乡台尔哇村的河滩水地,村民们正在忙碌铺膜。据总堡乡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今年实施的总堡乡台尔哇村露天种植大葱项目的育苗地。
总堡葱,十里香。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和县总堡乡台尔哇村一带就已经种植葱苗,所产的葱皮薄味香,深受人们青睐。在当地老人们的记忆里,当时那个年代,当地大葱种植户还有赶着毛驴驮着葱苗,到县内外以及甘肃永靖一带用葱苗兑换粮食的习俗。
然而,由于大规模种植成本高,农户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种植又没有多少利润,“总堡葱”逐渐淡出市场。

为守住“总堡葱”这张特色产业名片,总堡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在台尔哇村实施露天种植大葱项目,重新拾起放弃多年的“总堡葱”。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大葱种植面积350亩,预计亩产大葱2500公斤、亩均纯收入2143元以上。截至目前已播种育苗大葱90余亩。
“总堡葱”种植从以前的单打独斗,走到今年项目支撑下的规模化种植,靠的是党的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也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切实抓好“总堡葱”这一“一村一品”产业,台尔哇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提前谋划项目,及早开展土地流转、大葱育苗等前期工作。
为了打消村民心中的顾虑,村干部、村党员带头流转土地种大葱、作表率、增信心,确保乡村振兴项目高效有序推进。据了解,在今年项目实施中,村支部书记带头种植 4亩大葱,村两委、党员等带头流转110多亩土地种植葱。

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帮助村干部理思路,台尔哇村有多年种葱经验的“能人”现身说法鼓干劲,不断增强了村民大面积种植大葱的信心。总堡乡还将邀请大葱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培训,积极挖掘本土的“田秀才”“土专家”,大力培养以优秀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为主的销售经理人,还将规划建设三家村冷库、垣坡村农产品加工车间,确保“总堡葱”种植有产量、贮藏有地方、销售有渠道。
不仅如此,台尔哇村350亩露天种植大葱项目的实施,还将为100多个劳动力提供务工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党建引领,项目支撑,“睡眠”中的“总堡葱”再次被唤醒。下一步,总堡乡将利用当地气候优势,紧盯葱品牌,做大做强葱产业,努力走出一条以总堡葱为主的特色品牌农业金链条,让“总堡葱”成为当地群众鼓起腰包的“致富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