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第一产业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来源:    时间:2022年03月04日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多点散发的疫情态势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民和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驰而不息强农重农,乡村振兴为引领着力抓规模育特色,抓龙头促产业,抓治理促环境,做深高原粮仓、瓜果之乡、蔬菜基地三篇文章,持续丰富“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循环农业新内涵,“三农”各项工作任务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2021年,全县完成第一产业15.3亿元,增长4.8%,位列全市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7元,增长10.5%。

持之以恒优结构,农业更强。始终坚持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产量有保障、全膜玉米不减少、特色作物创品牌的原则,完成播种面积68.86万亩,粮蔬果产量分别达38万吨、12万吨和14万吨,分别增长0.23%、3.4%和7.6%。300栋温室赤松茸和30栋温室灵芝喜获丰收,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作物向规模化发展。奶牛养殖、牛羊肉加工、牦牛养殖、饲草加工、肉驴养殖等特色产业全面发展,1658家养殖大户、5829个家庭牧场持续巩固壮大,畜禽出栏达53.9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34万吨、40吨8600吨。里长垣、吉家堡垣养殖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引企入园工作积极推进。草畜产业发展稳步壮大,优质饲草生产和玉米秸秆加工59.7万吨,饲草转化率达58%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有序发展,培育农民专业规范社12家,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

坚定不移抓建设,农村更美。投资3970万元实施道路补短板工程,浪红公路、转三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投资1.65亿元实施各类水利项目31项,全县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累计改造农网线路21条,供电能力更有保障。1080户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竣工验收3个美丽城镇和27个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铁路、公路和城区、园区、景区周边村庄面貌显著提升。尤其是沿黄公路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好评。2050座农村户厕改造2.88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大棚房”整治成果持续巩固,1.51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完成。全面完成12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扎实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回收农田残膜2700吨,回收率达90%。健全种质资料保护体系,9个品种通过省级审核。成功创建省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    

千方百计防返贫,农民更富。创新提出“2567”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饮水安全、产业巩固、控辍保学、医疗社保等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开展,脱贫户、边缘户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持续跟进监测,407户监测户返贫致贫风险有效防范,全县脱贫摘帽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圆满通过了国家综合核查组考核。成功纳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序列,隆治乡村振兴试点乡和中川峡口等1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成效显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民和经验。特色种植、牛羊养殖、农产品加工、光伏发电等脱贫产业持续巩固壮大,脱贫村收益均达59万元。易地搬迁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融入等后续保障更加有力,搬迁群众就业率达100%。民和—滨湖东西部协作更加广泛,无锡市农副产品推介会成功举办,东西部协作创业园挂牌成立。国家税务总局定点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帮扶资金成倍增加。(编校:甘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