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的追梦人——记民和县残疾运动员赵国存 |
|
|
“好消息,获得日本东京马拉松第五名的民和小伙凯旋而归了”、“他是出国参赛的第二个青海残疾运动员”、“民和的小伙攒劲啊,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了2枚银牌”。随着民和长跑运动员赵国存赛后隔离期满回家,他的事迹再一次引起了民和人民的热议,获奖消息不胫而走。 赵国存于1992年3月出生在民和县新民乡东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不久因患骨髓炎未得到有效治疗而留下后遗症,左胳膊畸形至今无法正常发挥。他并没有因为身患残疾而悲观失望,在家人的督促和老师、同学们不离不弃的鼓励和帮助下发奋图强,努力克服了生活上的不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的班干部。2012年顺利考上了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从此这个残疾的农村娃也迈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 在大一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李吉录发现赵国存身材比例和运动协调性比较好,具有专业运动员的潜质。鼓励他参加了校运动会长跑项目,并取得了男子一万米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深深地激励着他,萌生了要走长跑之路的梦想,于是主攻中长跑,开启了一条不寻常的体育之路。 中长跑这个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要求非常高。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他每天早上坚持去操场跑30圈,并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将每天自己训练的内容、时间等记录下来。4年跑下来,虽然中长跑的距离一直没有变,但跑步的时间在逐渐缩短,他的身体素质和长跑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加强体育训练的同时,他也不忘自己的学习任务,积极进取、刻苦努力、综合成绩排名在全班的前列。课余之时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平时关心和帮助贫困残疾同学,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2014年7月他通过青海大学动物科部党支部的培养考验,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得到了党组织的大力培养和生活上的殷殷关爱,让他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更加坚定了他自强不息的信心! 由于在中长跑方面成绩突出,经老师和残联组织的举荐他先后参加了海东市残疾人运动会、青海省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残疾人锦标赛和特奥会,获得了的较为优异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省残联安排他在湟中县多巴训练基地进行了科学和艰辛的集训后,参加了2019年第十届残特奥会并获得男子T46级马拉松第二名,因此被国家队选中,有幸代表中国出征了今年9月份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马拉松项目的第五名,圆了奥运梦!在随后10月份陕西举行的第十一届残特奥会上,取得了T46级马拉松和T46级5000米的第二名和T46级1500米第四名的好成绩。 赛后他激动地说“能拿到东京残奥会第五名的成绩让我倍感意外和欣喜!从小在青藏高原上长大的我,难以适应东京夏季炎热的气候。在国家队备战训练期间,腿部肌肉又拉伤了,一度连腿都抬不起来。(运动员因为严格的兴奋剂检测不能随便用药,靠自身恢复),影响了我正常发挥。希望在下届残奥会上有出色的表现!”。 他是青海省历史上参加残奥会的第二人!也是民和第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他每天早上4点钟开始15公里的长跑训练,下午进行体能技巧训练,有时累得抬不起腿,连床都爬不上去。在国家队训练时二年都没有回家!受伤了也不能用药,只能咬着牙让自身康复。甚至受伤流血,也要忍着伤病的折磨继续训练。也曾产生过想放弃的念头。可他一想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岁月觉得这些苦难算不了什么,便暗下决心: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给党抹黑!不能给家乡人民丢脸,绝不能退缩!于是他抓住每一次训练的机会,用汗水提升着自己的实力。 身残志坚的赵国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他用自己残缺的身体跑出了精彩的瞬间,靠自己的拼搏终于站在了赛场的领奖台上! 赵国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说“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关爱,非常感谢在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民和县残联!他们的帮助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力量!我将会以各种方式投身于残疾人事业中去,为这个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也要照亮我身边的每一个残疾人朋友,并把这个光传递下去,温暖他们”。 体育赛场给了他历练、信心和收获,他的体育之路将越跑越远,人生的赛场将越来越大,让我们期待更加出彩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