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党史学习教育】民和县:“五结合”为“十四五”开局凝心聚力
来源:    时间:2021年11月25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市民和县紧盯“四个一批”,结合“五个围绕”,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为民惠民实招硬招、紧盯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攻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步伐,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五类结合工作,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质增效,为“十四五”开局凝心聚力。
党史学习与重点工作相结合,让成果“显”出来。着眼疫情防控大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以上率下,主动纳谏、主动察民情,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民生实事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解决群众困难,做到疫情防控与党史学习教育两不误两手抓。截至目前,为民办实事共计4637件,重点项目共148件,排查化解风险518件。
党史学习与区域合作相结合,让发展“融”起来。充分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以促进民和、红古两地协同发展,助推甘青区域合作川海一体融合发展为统揽,坚持总体思维、系统思维、树立“一盘棋”思想,致力于湟水河沿岸综合治、交通路网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社会治理协等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合作工作机制,共同守护湟水河水晏河清、长久安澜;投资建造了川海大桥、享堂大桥、团结大桥、民小公路下川口特大桥、川垣北路至G109连接线等交通动脉,拉近同城融合发展空间距离;建立“联管、联排、联调、联防、联打”的跨区域协作机制,积极探索了两地“一网通办”试点和“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合作共赢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架起“连心桥”,画好“同心圆”。
党史学习与作风建设相结合,让作风“实”起来。用好用活身边教材,坚持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同监督管理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情况,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工作有机融合,通过专项督导、日常检查,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分级负责,整体联动;集中开展,常态落实;巩固深化,标本兼治,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切实将求真务实意识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始终,增强党员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党和人民事业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全县22个乡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受教育党员干部达890余人次。
党史学习与文明实践相结合,让民心“暖”起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不同领域党支部特点,把“为民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党支部践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承诺践诺活动,在兑现承诺中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各级党组织在制定惠民政策、实施利民项目、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切实推动承诺践诺活动有实效;在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民群众增收、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集中攻关、全力突破;在社区治理、疫情防控、物业管理等方面,发动党员参与小区治理和认领“微心愿”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同时,不断建立健全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结合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两新”党组织党员工作实际,分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截至目前,党支部承诺践诺累计4613件,党员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累计2593件。
党史学习与问题导向相结合,让工作“严”起来。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少数”,牢牢抓住督导的重点任务、重点对象,围绕“四史”宣传教育各项工作要求,紧盯学党史习成果有效转化,强化督促指导。各督导组深入各村(社)党支部,对各级党组织“四史”宣传教育安排部署、专题宣讲、调查研究、为民办事、学习研讨等情况开展扎实督导进行深入指导,针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支部践诺活动、党员岗位建功等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研访谈、实地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落实不到位的,明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督促立即整改;对问题较多、工作不力的,紧盯不放,督促及时纠正;对搞形式、走过场的,批评教育,责令端正态度重新进行;对变形走样、问题严重的,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