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工业园:四举措筑牢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双防线”
来源:    时间:2021年11月03日    

     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民和工业园突出党建引领抓生产,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手牢牢抓好疫情防控,一手紧紧抓实生产经营,做到了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前三季度,工业园11家规模以上企业正常生产,完成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22.07%;完成工业产值116.08亿元,同比增长45.3%;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89%。目前,民和工业园区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井然有序。
       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园区企业生产稳定
      民和工业园现有各类投产、在建企业53家,企业职工4000余人。针对园区企业较多、外来人员较多、外来运输车辆较多的实际,园区不断细化防控方案、夯实防控责任、筑牢防控网络,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5次,召集企业负责人安排部署疫情防控会议3次,制定了《民和工业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民和工业园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由3名县级领导分别任组长的督导小组,对全部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督查,帮助企业落实“三查一测一扫”、全员核酸检测、关爱企业员工等措施,发放疫情防控紧急通知5份,督查通报4次,实行“边督查、边通报、边整改”工作机制,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并长效保持。在做好工业园管委会及园属各企业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抽调园区干部和企业志愿者下沉到户籍人口7724人的北山A9等小区,定人定岗定责,做好防疫日常督促等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优企惠企政策落实
       进一步落实各项优企惠企政策的落地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绿卡”管理办法,采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企引企”等多种形式招商,为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办理“服务绿卡”,提供更精准服务、更精细服务。先后制定了《民和中小企业创业园标准化厂房租赁办法》《民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企业准入条件办法》,与乡村振兴战略、东西部协作深度融合,积极引进轻纺、农副产品加工包装、中药材深加工等绿色发展企业,并落实入驻项目3年免租、项目投产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目前青海锋梦源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入驻民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乡村振兴创业园、民和--滨湖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并已全部进行装修工作,现已投产运行3家,进一步优化了园区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小企业产业园共招商引进企业8家,总投资1.66亿元,现已开工6家,2家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紧紧围绕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45万吨电解铝项目,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全力推动铝精深加工项目,谋划生成一批建链、补链、育链项目,提高铝产品附加值,向更高端的下游精深产品延伸发展。积极领会学习有关能耗双控政策,争取完成能耗审批并开工建设。为加快闲置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把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源,积极引进投资4.3亿元的青海卓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石墨化等3个项目,分别对民和文宏科技磨料有限公司等3家原碳化硅企业因环保、市场等因素停产已久的“僵尸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了“腾笼换鸟”,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目前,青海卓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石墨化项目已开工建设,广西平果鉴烽铝材有限公司总投资8.2亿元的年产20万吨铝合金建筑型材、工业型材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
        加速解决企业所盼,精准帮扶企业纾难解困
       一是对入驻企业根据《民和工业园项目推进任务清单分工方案》,实行“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名干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汇报安排会,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为企服务,做到企业事情无小事,急企业之所急、思企业之所想,将关乎企业利益的事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用园区干部的辛勤指数,不断提高园区企业的满意指数。二是组织有融资意向的企业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搭建合作平台,解决银企对接难、融资难问题,加强银企联系,及时协调沟通,增进互相理解和配合,逐步建立起广泛的政银企关系,促进银企双赢,建立银企沟通合作机制,融资额度达4700万元。前三季度园区企业上缴税费超过2.5亿元,其中上缴地方税费1.24亿元,突破1亿元大关。三是积极为企业开具运输车辆证明,及时与各疫情防控检查点协调企业车辆运输工作,帮助企业保畅通、保生产,解决了企业运输车辆进出受限的问题。四是及时联系县医院为企业职工提供团体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已组织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展了2批5960人(次)参加检测,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了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