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好样的,赵国存!他从民和“跑”进了东京残奥会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27日    

北京时间8月24日19时

第16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在日本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


海东籍残疾人运动员赵国存参加开幕式

他将在9月5日参加田径跑跳组(马拉松)项目的比赛


这两日

一则简短的消息引爆了海东人的朋友圈

赵国存的出现

让大众的目光

再次聚焦在这群特殊的人群身上


图片






 1992年,赵国存出生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赵国存刚出生父母就发现他的左胳膊不同于常人,属先天性畸形。那时候的农村,没有一月一次的产检,没有各种各样的补品,孩子生下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因为左胳膊跟其他人不一样,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国存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嘴上不说,心里却十分在意,因此,赵国存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要坚强、要自立、不能因为残疾就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到入学年龄后,赵国存就在学习上下起了苦功。读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常常名列前茅,2012年,他被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录取。在农村悠闲自在的天地里,赵国存学到了简单质朴的生活态度,从别人对他的眼光中磨砺出坚定的品格,从书本上学到了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那些年,在田埂上、巷道里、操场上跑步成了他漫长的读书生涯中的唯一一件趣事。





在青海大学读书期间,他报名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大学生运动会。“就是去锻炼一下身体嘛”,抱着这样的想法,赵国存竟取得了10000米长跑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不仅激励了他自己,更让周围的同学对他刮目相看。后来,赵国存每天坚持去操场跑步,每天15到30圈,陪他跑步的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的身影依旧留在跑道上。


跑步取得的成绩让赵国存尝到了“甜头”,他对跑步的热爱也一发不可收拾,他喜欢在操场奔跑的感觉,喜欢听耳边吹过的风的声音。再后来,他成了青海大学学生运动会的“常客”。


 在大学比赛时取得的优异成绩迅速传遍了家乡,在学校和海东市残联、民和县残联的帮助下,赵国存被推荐到省残联参加系统训练。


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赵国存获得男子T46级1500米第二名,5000米第二名,马拉松第四名,800米第五名的好成绩。


2016年海东市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男子T46级1500米第一名,5000米第一名,200米第一名,4X100米团体第一名。


2017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获得男子T46级1500米第二名,400米第五名。


2018年第十届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获得男子T46级1500米第三名。


2018年青海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男子T46级800米第一名,1500米第一名,5000米第一名。


伴随着跑步成绩的逐步取得,赵国存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赵国存(右一)与队友一起训练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打开的这扇窗里,一点一滴都是赵国存用汗水积累起来的。


 今年29岁的赵国存,正值运动生涯的最佳状态,取得了一些成绩,收获了鲜花与掌声,但他仍不满足。他知道,在某个角落,有一些孩子会因为残疾而自卑,因为残疾而堕落。他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和他一样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残疾人同样可以出人头地,同样可以过上幸福生活,也同样可以为报效祖国出一份力。


 这些年,赵国存积极参加各种残疾人体育赛事,积极跟其他残疾人进行交流,倡导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从事体育活动,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育更多的认可与尊重。






 自从参加残疾人田径运动的系统训练后,每每看到奥运会场上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在比赛场上响起的时候,赵国存的感动之情油然而生。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赵国存的拳拳爱国心凝结成汗水,每天挥洒在训练场。


 历经无数磨难坎坷,赵国存风雨兼程,迎来了人生中的黄金时期。这一次,赵国存作为我省唯一一名选手参加残奥会田径跑跳组(马拉松)项目的比赛。此刻,在残奥会赛场上的他,是所有海东人的骄傲,是青海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赵国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