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优化服务模式 加速提升“质”与“效”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31日    

今年以来,民和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一站式办理”作用,最大程度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求出发,最大化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因地制宜,增强服务功能。税务窗口持续深化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负担更轻、办税更快、服务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一是压缩办理时限。全面推行财产行为税合并申报,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务注销的一般流程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至10个工作日之内,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税务注销一般流程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实现企业分支机构注销即时办、非正常户注销前“零申报”批处理等。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发挥部门合力,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企业开办、不动产交易等“套餐式”“主题式”服务,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统筹调配服务资源,通过人员共驻或互派等方式,推进社保缴费业务和社保、医保经办业务“一厅联办”等,办税缴费成本进一步降低。

与时俱进,拓宽服务渠道。社保窗口紧盯“提档升级服务,方便快捷高效办事”,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核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支持老年人利用“青海人社通”手机APP,实现刷脸方式的自助认证,对高龄、空巢、失能和“被智能所困”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办事流程更加简便、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

学史力行,提升服务效能。不动产登记窗口聚焦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宅基地不动产登记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部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为民便民举措,登记服务增值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县3670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发放工作,妥善解决了明达中西区、新垣城小区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等问题。(编校:陈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