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和县坚持从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持续深化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把建设“四好农村路”纳入脱贫攻坚、城镇化建设等工作中统筹推进,全链条创新建设机制,“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基本形成“外通内连、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
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持续推进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升农村交通安全运营水平,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建制村硬化路建设工作和灾毁路段恢复重建工作两手抓,确保“应通尽通”“应修尽修”。“十三五”期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015公里,其中国道79公里、省道313公里、县道187公里、乡道741公里、村道1673公里、专用道路22公里,较“十二五”末,国道增加88%、省道增加170%、乡道增加7%、村道增加179%。三级及以上公路覆盖乡镇19个,占全县的86%;通村公路通畅率从“十二五”末的48%提升至100%。交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全县312个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实施县乡道改造4项,配套桥梁70项,村道硬化267项,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25项,建设公路总里程3746.8公里,完成投资12.7亿元。
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推进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村公路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加强乡镇客运站点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周边乡村延伸,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切实巩固拓展“两通”成果,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升级改造,确保通村畅乡硬化路路况良好,防止“畅返不畅、通返不通”。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养护里程共2663.048公里,其中省道144.819公里、县道186.174公里、乡道763.741公里、村道1568.314公里,共计1547条,实际养护总里程达2716.363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为100%。县、乡均已成立管理养护机构,配备养护机械9台,其中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压路机2台、洒布车1台、综合养护车2辆、平板车1辆、洒水车1辆。2016年荣获青海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海东市“交通运输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编校:罗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