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和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将一项项列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问题清单”,转变成党员干部的“服务清单”、群众的“满意清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殷实。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命门要穴,将简化程序、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监管提效贯穿于“放管服”工作始终,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项、下放4项,县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169项。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多证合一”改革措施有效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日以内,登记效率提高了近10倍,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2020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638户,同比增长19%,总量达2.44万户,占全市23.9%。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注销流程和环节进一步简化,有效促进了市场新陈代谢。
政务服务不断改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和质量,全面加强窗口服务标准化建设,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积极推进,实现了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和企业登记注册“零见面”目标,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加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人通办”的窗口服务工作标准,县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理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服务事项313项,日平均办结1800余件。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围绕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力技能培训,各类重点群体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今年以来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次,其中县内输出1.38万人次、省内跨地区输出3.04万人次、省外输出2.38万人次、实现收入8亿元。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90人,全县新增就业965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327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3%。
教育、卫健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稳步推进,红卫小学、川口小学改扩建加快推进,民和四中、城西高中、职业学校实训基地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大供给,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安全检查工作扎实开展,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项目加快推进,县域内就诊率达96.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商事登记改革需要强大的信息公示平台予以支撑,由于各部门认领、反馈、上传、交换相关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行政许可、监管等信息不能及时整合、对接,容易产生监管漏洞。如果相关许可的审批通过率不高或手续仍然复杂,容易造成一些经营户在没有办全审批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抢跑”开业,造成监管乱象。二是用工单位“招工难”和求职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与社会市场需求尚有差距。技能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对接不够,普遍存在缺少后续就业途径,部分劳动力参加培训后就业难度大,实现稳定就业存在困难。三是许多“跨省通办”事项需要不同部门之间或跨地域的相同部门之间开展协办、联办、代办、帮办才能办理。比如,司法部门办理“机动车驾驶证公证”需要公安部门配合,但司法部门和公安部门间未建立协作机制,造成工作推进不畅。再如,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含职业年金)”需要两地人社部门协作,但未形成相应的联络机制,导致需要协办时无法联系异地的具体经办人员,造成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现困难。(编校:甘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