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民和县圆满完成312个村、17个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乡镇党委批复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支部委员候选人均全票或高票当选,实现了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
今年村级换届时间节点特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求也更高、更严。民和县委高度重视,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村级党组织圆满换届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党的领导,组织有力
民和县委认真贯彻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突出党的领导并一以贯之,全面落实换届选举政治责任。
谋划先行部署到位。县委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部署调查摸底、人选储备、财务审计、推进“一肩挑”等工作,并立足“三学”,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为有序开展换届选举奠定了基础。
压实责任齐抓共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和严肃换届纪律集体约谈会,全面压实乡镇、部门职责,形成县委统揽抓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健全机制蹲点指导。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并向各乡镇派驻联乡单位和指导员。实行县级联点领导督促指导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日报”“周报”制,开展全程蹲点指导。
围绕两个重点,准备充分
摸实底数理清现状。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成员任期考核、民主评议和谈心谈话活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全县村级财务进行了集中审计,切实做到“四个摸清”。
分类施策强化整治。按照“早介入、早解决”的原则,采取分类指导和个案处理的办法精准施策整治“三类村(社区)”,把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带病换届”。同时,建立健全选情报告制度、重大事项直接报告制度和换届工作违纪违法问题专办制度,对我省历届换届当中的25起和我县历届换届当中的4起反面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打好“预防针”。
严把三个环节,成效明显
严把人选准入素质关。实行“先定事、后定人”工作机制和人事考察评价制,对照“一降一升”和“三优三强三过硬”目标要求,落实县乡村三级审查,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6岁,较上届减少1岁。大专学历21名,较上届增加16名。本科学历5名(含1名机关选派干部),较上届实际增加4名(上届本科学历5名均为县乡机关选派);全县17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学历4名,本科13名,年龄、学历、资历等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强化宣传匡正风气。立足“一封信”“一幅画”“一段话”“一场会”载体,画明纪律“红线”。共印发《致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7000份,制作宣传折页2000份、微视频2条、漫画1组。各基层党组织召开各类政策宣讲会700余场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1000余幅,并利用微信公众号、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实现了舆论宣传线上线下齐上阵,党员群众全覆盖。
细化流程熟练程序。制定了详细的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工作日程安排和工作流程图,印发了2021年民和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县、乡分别组织业务培训,并通过谈心谈话和模拟演练等形式,规范选举程序。同时,压茬推进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各项工作,做到“两委”换届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