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和新闻网讯(摄影报道/马芳)9月27日,全省“两新”组织红色引领?助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海东行活动走进民和。
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马占山,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刘志德,省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省委“两新”工委综合处处长熊兰,全省各市州委“两新”工委书记,西宁经济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东工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负责同志,省级社会组织行业(综合)党委书记,部分“两新”组织出资人(负责人)等参加。
图为在市民健身广场参观了解城市建设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维忠,县委副书记萨尔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全明,副县长李占魁参加了相关活动。
考察团一行先后到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桃花源景区、古鄯镇山庄村七里花海景区、北山新区民和县抓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教育实践基地、设于红古区委党校的民和县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市民健身广场、海鸿国际广场等地,实地观摩了解我县投资洽谈项目落实、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效益、乡村旅游发展、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城市建设、商贸及地摊经济发展情况。
图为在下川口桃花源景区参观考察
实地考察观摩结束后,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马占山主持召开全省“两新”组织红色引领?助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海东行活动(民和县)项目洽谈会。
县委副书记萨尔娜介绍了民和县情及全县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情况,并从区位优势、生态成效、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等方面介绍了我县项目洽谈的合作基础。她说,我县地处河湟文化腹地,与红古相邻,位于国家兰西城市群发展主轴线上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有着非常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位置。近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深度挖掘资源禀赋,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强化区域合作,全县发展的基础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用活扶持资金、落实福利政策、挖掘优势资源等有效举措,实现全县312个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当前我县正处在奋力推动兰西城市群民和—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以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交流、加强协作,补齐短板、补强弱项,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在七里花海景区参观考察
会上,副县长李占魁还就村集体经济项目作了重点推介和说明,“两新”组织出资人(负责人)与我县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洽谈,部分乡镇和企业党支部主要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刘志德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一要攻坚克难,巩固成效。2018年,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提前完成、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各级党委重视,得益于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得益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也得益于“两新”组织做出的积极贡献。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的重要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敢于担当作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效。二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全省村集体经济仅仅是“破零”,发展质量还不高,与中央、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此次活动为“两新”组织加强村企深度对接合作、深度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在解决“小、碎、散”上下功夫,推动“破零”村集体经济扩面提标增效。三要坚定信心,提质增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希望全省“两新”组织要在党中央、省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全省乡村振兴的大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县乡村在资金扶持、技术支持、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推动“破零”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在北山新区民和县抓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教育实践基地观摩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维忠表示,我县地处青海东部门户,位于甘、青两省交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资源禀赋、独特的区位优势、包容的民族文化内涵,奠定了全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基础。今年4月,我县摘掉了贫困“帽子”,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我县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全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走创新发展之路、谋和谐发展之策、寻共同富裕之机,在功能设施上补短板、在增产富民中谋新路、在融合振兴中抓机遇,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同时,热切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在发展上给予支持、在改革上助推鼓劲、在开放上牵线搭桥,与民和人民一同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在设于红古区委党校的民和县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