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生姐正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通讯员石延寿报道)今年6月份,在海东市2019-2020学年度期末检测统考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前河村教学点五年级英语成绩跻身海东市第11名,而在民和县85所中心学校、小学、教学点中取得第1名的好成绩。成绩来自孩子们的勤奋,更来自一位“不言春作苦,只为桃李更芬芳”的教学点英语老师——王富生姐。
风雨坚守不言苦
今年30岁出头的王富生姐是西宁市大通县人,2013年毕业于河南城建学院英语专业,2015年通过招考教师岗位到民和县前河乡中心学校前河村教学点任教。
3月的前河乡乍暖还寒,树木萧条,满眼荒凉。
2015年3月1日,王富生姐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民和县前河乡中心学校,一栋孤零零的二层综合楼、三人一间的住宿条件……,让这位生活在大通县城里的年轻人,心情一下地落到低谷,一种无奈的失落感填满脑海。
好在这里的校长、老师们十分的热情关心,帮她们搬行李、生火炉,让王富生姐失落的心灵多了几份安慰和暖意。
当然,对于有着很强事业心的王富生姐来说,这样的低落情绪仅仅维持了一周时间。而后的日子,她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山区孩子们的身上。她说,既然组织把她调配到大山里的这个教学点上,再苦再累,她决不能耽误了这一张张天真纯朴的灿烂面孔。
当时,王富生姐的孩子只有一周岁,而丈夫又在大通县的乡下学校任教,孩子由年逾花甲的婆婆照顾。每周五放学,王富生姐急不可待地往家里赶,从教学点到民和县城,再到西宁市,再到大通县,一路上要换乘三四趟车,摇晃三四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家。
王富生姐回忆说,她刚到教学点那两年,仅仅每月往返于单位和家的车费就花掉500余元。
王富生姐告诉记者,2016年冬天的一次返校之路让她至今记忆犹新。2016年11月的一个周六夜里下了大雪,客运班车全部停运,为了不耽误周一上课,王富生姐从周日早上9点就从家里出发,丈夫驾车送到西宁后,她就搭乘了一辆“黑车”,更可怕的是那辆原本限乘4人的“黑车”搭载了6名急切回民和的乘客,每人150元的车费。
而从民和县城到教学点也只能搭乘“黑车”。那时川大高速还没开通,走的是川官公路,到了积雪覆盖的浪塘山,车轮打滑不前,她们又下车推推搡搡前行,就这样一波三折腾,到达教学点时已经夜里10点多。
王富生姐告诉记者,那天晚上,整个教学点里只有她一个人,又冷又累又害怕,她彻夜打开宿舍的照明灯,和衣而睡。
周五回家,周日返校。2015年以来,王富生姐在家与单位的150多公里线路上来回奔波整整五年。五年来,在前河村教学点的校园里,每个周日晚上唯一亮灯的一扇窗户,便是王富生姐的宿舍……
俩人挤着一间宿舍、冬天火炉取暖……,山区教学点上这样的生活条件的确艰苦,但王富生姐五年来从未叫过苦、喊过累,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言春作苦,只为桃李更芬芳”。她说,谁让她是一名人民教师!
王富生姐为学生辅导英语
严管厚爱育“红花”
9月7日,记者透过教师外窗户聆听了王富生姐老师的英语课,她边讲边提问,然而更让记者意外的是,王老师刚说完“这个问题谁能回答”这句话,十几双小手唰唰唰地举起来,甚至有的小朋友干脆站起来举手,似乎生怕老师看不到。
“每次上课,老师都提问好多同学,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都好好听老师讲,不然老师提问回答不上咋办?”一位小朋友课后这样说。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讲给学生听,我的课堂一半时间放在提问环节,每节课至少要提问10名以上的学生。”聊起课堂教学经验,王富生姐如是说。
新课预习,是王富生姐一直坚持的教学办法。她说,她晚上留给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就是新课预习,让孩子们把预习中不懂的内容记下来,第二天的正课后再逐个辅导,这样孩子们更易记住学习内容和知识点,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王富生姐的眼里,小学生犹如一棵幼树苗,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修剪枝杈。
所以,王富生姐老师的五年经验就是四个字——严管+厚爱。她说,在她班里有一个叫冶玉清的同学很聪明,但上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写,英语成绩就徘徊在70分左右,后来就把孩子很严厉的批评了一顿,最后给孩子撂下一句话:老师批评的有多严肃,对你抱有的期望就有多高,你明白老师的话吗?当时,这孩子听着就哭了。
然而,让王老师没想到的是,从第二天开始,不论是听课的态度、上课回答问题的热情,还是写作业的工整,这孩子似乎变了个人似的,学习很努力,英语成绩从当初的70分上升稳定在94分以上。
王富生姐告诉记者,她班里还有一个叫马成龙的孩子,聪明伶俐,但懒惰思想严重,课堂上提问他都会,就是不写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得时时刻刻督促才能完成。后来她用教鞭把这孩子教训了一顿,并给孩子讲清楚教鞭教训的原因和老师的期望,之后还通过给孩子买个作业本、铅笔啥的基于多方面的关心,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王老师说,一次教鞭教育后,这孩子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放学前第一个跑到她那里问家庭作业就是马成龙,而且作业完成最快、作业也很工整,成绩提升也很快,在五年级统考中英语成绩从当初的80分上升到了97分。
台灯下,王富生姐为第二天的正课做准备
家长群变身“晚自习”课
“老师我作业写完了”
“写的很好,但字有点太小,写大一点会更好看”
“老师,这是我的作业”
“你的字不行,还需努力,不要心急,你能写好”
“老师,我写完了作业”
“好棒,继续努力”
“老师,我是马海燕,作业写完了”
“最进步很大,继续努力”
……
这是记者在王老师手机上打开的家长群里看到的老师和家长对话摘录。而王富生姐老师把这个家长群形象的比喻为自己学生的“晚自习”课堂。
应该说,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家长群,所不一样的是的,王富生姐的家长群里发出来的除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截图,就是老师对作业情况的一一点评。
王富生姐告诉记者,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完成,孩子写作业、作业完成情况随时手机拍照发群里,不懂的作业也可以发群里询问,王富生姐第一时间群里回应点评,对作业完成好的给予鼓励,作业完成迟缓的群里督促,对于家长在外打工无法监督的,王富生姐早自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这些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没完成的就督促早自习时间完成。
该教学点马英祥老师告诉记者,王富生姐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每天早上只要她班里的第一个学生到校,她就开始教室里跟进辅导,一直到早自习结束。王老师建立的家长群还架起了学校与家长的连心桥,放学后她就群里喊话孩子到家了没,学生如果没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她会想办法联系家长问清原因。另外王老师家在大通县,孩子也小,但无论下雨下雪,五年来坚持周五下午回家、周日晚上到校,从未耽误过周一的上课。
不言春作苦,只为桃李更芬芳。五年来,王富生姐老师的辛勤耕耘,换来的是孩子们优异的成绩,在海东市2019—2020学年度检测统考中,王老师任教的五年级英语单科平均成绩93分,英语最低分数为87分,英语单科成绩检测水平位居海东市第十一名、民和县第一名。
这里既有孩子们的勤奋好学,也有家长们的倾力支持,更重要的是王富生姐老师“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敬业付出。2019年,王富生姐老师还被民和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今天,王富生姐的丈夫还在大通县的乡下教学,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伴随着婆婆年事渐高,她也十分担心起照顾孩子的问题。但她表示,只要在这里待一天,她就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全力以赴尽好责任。
因为,这里的孩子们同样耽误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