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和县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县内12家快递公司及时将村民购买的农村淘宝货物送达县仓储物流中心,再通过菜鸟网络物流公司的去送,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切实为老百姓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也为百姓提供了一条致富路。
一是通过电商购物,节省了村民购物支出。广大村民通过村级电商服务站和农村淘宝app软件购买服装、家电、日用品、农资农具等生产生活用品,既方便了购物生活,又节省了购物支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电商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截至目前,全县“工业品下乡”网上交易额累计达5260万元(2016年6月-2017年10月),为村民节省购物支出700余万元。
二是通过电商服务,新增了创业致富门路。全县136名未就业大学生、返乡初高中毕业生及农村青年成为村级电商服务站合伙人,月网购佣金平均保持在1000-3000元。同时,各合伙人通过网购需求发展淘帮手2-3名,淘帮手根据网购业绩,月兼职佣金平均保持在800-1000元。全县200余名合伙人、淘帮手在家门前实现了电商创业增收。
三是通过电商交易,加快了贫困户脱贫步伐。截止10月底,全县马铃薯、杂粮、青皮核桃、软梨、苹果、大蒜、甜瓜七种农特产品电商销售完成52万元,按平均每户收益1000元计算,将为新民、转导、隆治、北山等7乡镇520户、2080贫困人口带来收益。近期,我县通过民和农合电商服务有限公司、青海茵蓝科技有限公司、工商银行“融易购”等公司或平台,重点销售牛羊肉、贫困村马铃薯(1000吨),计划“农产品进城”交易额完成1000万元,预计为新民乡若多、公巴台村贫困户通过电商销售马铃薯增收10000元。
四是通过电商宣传,转变了村民传统观念。全县电子商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采取动员会、培训、印发资料、展板等方式,全力加大电子商务推进工作,广大村民逐步认可和接受了电子商务,特别是近期100余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已开始积极主动电话咨询或到电商服务中心面试三、四批村淘合伙人,全县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观念得到初步转变。(编校:马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