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登奎家,立刻被温馨的氛围所融化。小院里,白登奎正在清洗妻子的衣服,妻子白清明坐在轮椅上,静静地沐浴在暖阳中。15年如一日,白登奎用坚持和执著唤起瘫痪妻子对生活的希望。

白登奎再给妻子喂饭
灾难突降坚强担重任
白登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夏家河村村民。2001年起,白登奎照顾着因患脑梗塞瘫痪的妻子白清明。15年,这个62岁的男人,不离不弃用心呵护病床上的妻子,表达着对爱的忠贞。
这个家原本甜蜜幸福。妻子白清明在家务农,两个孩子考入大学,白登奎在镇上做生意。但厄运突然来临,2001年4月,妻子突然晕厥导致瘫痪。他不甘心接受这个事实,带着妻子四处求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月的治疗,妻子可以拄着拐杖站立活动。看着妻子病情日渐好转,白登奎如释重负,他雇保姆照顾康复中的妻子,自己重操旧业谋生计。
2007年9月,妻子在邻居家串门时,不幸再次晕厥住进医院。这一次,妻子再也没能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走路了。白登奎不得不放弃镇上的生意,把做工的机器搬回家,一边照顾瘫痪的妻子,一边抽空做一些活。那段日子,原本患有糖尿病的白登奎,加上妻子瘫痪带给他的精神压力,他的体重从90公斤减到52公斤。可以想象到,当时白登奎心里所承担的压力有多大。

白登奎在清洗妻子的脏衣服
百般呵护患难见真爱
病痛已让妻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为了让妻子心情好一点,白登奎用架子车拉着妻子到屋外去散心。当时,白登奎已五十出头,他每天在坑洼不平的巷道上来回拉车,在妻子面前却没有喊声累。
白登奎打听到村里有户农家有辆闲置的旧轮椅,便借来给妻子用。后来攒钱买了一辆新的轮椅。15年,白登奎的妻子坐坏了4辆轮椅。
白登奎对妻子的爱,远不止于推着轮椅散心那么简单。每天天亮起床后,给妻子穿衣、洗漱,接着翻身、换尿布、倒尿壶、做饭、按摩……白登奎一天的生活,就这样重复着。白登奎妻子的头发间看不到一丝头屑,身上穿的衣服也很干净。白登奎说,他每隔两天就给妻子洗头,贴身衣服每天起床时换,一日三餐也是尽力按照妻子的口味去做。
15年来,白登奎每天周而复始地过着这样的生活,虽然辛酸苦楚,但从未间断过,也从未产生放弃照顾妻子的念头。“妻子曾给了我人生的幸福,现在她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我应尽到做丈夫的责任,这是做人的良心。”白登奎说。
多年的轮椅生活,妻子白清明患上脑神经错乱症,犯病时口无遮掩地谩骂、撕扯衣物、随手乱扔东西,而在白登奎的眼里,这一切习以为常。至今,在白登奎的小腿上依然留着妻子用铁拐杖敲击过的伤痕。
“有一次推着轮椅陪她散心,她突然用手中的铁拐杖狠抽我的小腿骨。又有一次,和她说着话,她突然发病破口大骂,我便躲到屋外的廊檐下,等她不再骂的时候又进屋陪伴。”白登奎说。
说起丈夫数十年对她的照顾时,一行热泪从白清明脸颊滚落而下。是的,白清明眼里流出的每一滴泪水,都是她感恩丈夫的心语结晶。

白登奎推着轮椅到巷道里给妻子散心
无怨无悔一生陪伴你
说起这15年的不离不弃,白登奎有着太多的感慨。他说,15年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瘫痪病人很辛苦,但他所做的是作为丈夫应尽的责任,所以再苦再累他也甘心。
“人生一世,要凭良心做人,当初妻子得病,我就对她做过承诺:虽然你病了,我也想尽办法求医治疗,但最终还是没有让你站起来。今后我要尽最大努力照顾好你,陪你走完后半生。”白登奎说。
15年来,白登奎日复一日地按照自己当初的承诺去做,从没后悔过。现在让他高兴的是,一双儿女长大成人,也能帮忙照顾。白登奎说,每逢周末,在民和县城上班的儿子、儿媳妇经常来看母亲,帮母亲做饭、洗衣服、洗脸漱口。放寒暑假时,格尔木上班的女儿也回到家里,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现在,家里的所有开支都由子女承担,他唯一的责任就是照顾好他们的母亲。
父亲白登奎的做人行事,他的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和妻子是教师,平时难以照顾母亲,面对病床上的母亲,亏欠的太多。幸福的是,我们有个好父亲,有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母亲才坚强地活到今天。”儿子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