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民和县2015年首批金秋采棉务工人员欢送仪式在高铁民和南站站前广场举行。图为欢送现场。
民和新闻网讯
9月9日上午,满载着609名民和采棉群众的D9989次列车从高铁民和南站发出,一路向天山脚下的银海棉田疾驰而去,这也标志着今年我县金秋采棉大军正式向新疆开进,预示着金秋务工增收的序幕将全面拉开。
当日上午9时,民和县委、县政府在高铁民和南站站前广场举行了2015年首批金秋采棉务工人员欢送仪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颐、副厅长宋令文,省就业局局长邢建波,省人社厅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处调研员仲海东,海东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德,海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韩进良,民和县政府县长沙德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明,县政协副主席李珍,青藏铁路公司西宁火车站站长殷靖全等领导出席了欢送仪式。
参加金秋采棉务工人员欢送仪式的省、市、县领导
省、市、县领导登上列车,与农民工亲切交流亲切
民和县委副书记崔鲁辉主持欢送仪式,省人社厅副厅长宋令文作讲话,县长沙德林致欢迎词。劳务经纪人代表、采棉工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宋令文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全省就业部门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增加劳务收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全省仍面临着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劳务收入放缓的矛盾和问题,各地要坚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大力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就业服务,努力在稳定规模、增加人数、提高收入、保障落实上下功夫,认真总结经验,打造培育劳务品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县域经济、返乡创业、生态保护、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开拓转移就业新领域,全面增加群众收入。希望广大采棉工在采棉期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民族风格,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多采棉,增收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履行劳务经纪组织和管理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及时联系和掌握采棉群众动态,针对性地开展好服务工作,圆满完成采棉工作。
省、市、县领导挥手欢送金秋采棉务工人员
在欢送仪式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宋令文作重要讲话
沙德林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立足民和实际,把组织开展金秋采棉作为加快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经纪人组织、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路,呈现出金秋采棉务工领域逐年拓宽、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的良好态势,金秋采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04年以来,已累计向新疆、甘肃等地组织输送采棉务工人员28.28万人次,采棉总收入达9.78亿元。实践证明,金秋采棉不仅是一项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增收项目,也是一条转移空间大、就业门槛低、挣钱有保障、农时不冲突的农闲务工增收渠道,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外出就业途径,成为全省一大劳务品牌,在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我县继续向新疆、甘肃等地输送采棉工2.2万人,其中通过专列集中统一输送采棉务工人员3600人。
县委副书记崔鲁辉主持欢送仪式
沙德林指出,今天,第一批由21名劳务经纪人带队的609名采棉务工人员将首次通过高铁专列即将启程,这标志着今年我县金秋采棉大军正式向新疆开进,预示着金秋务工增收的序幕将全面拉开,希望乡亲们到达务工地点后,自觉服从用工单位管理,遵守劳动纪律,安心务工,互帮互助,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树立好民和采棉务工人员勤劳、朴实、互助、守法的良好形象。
动车专列发出前,与会领导进站登车,看望慰问了即将启程赴疆的采棉务工人员,祝愿大家带着希冀而去,满载收获返乡。
10:48分,D9989次动车专列搭载着609名民和采棉群众的美好愿景从民和南站启程,与会领导与大家挥手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