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时间:2014年04月08日    
2013年,面对宏观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乘势而上、全力发展”的总基调,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凝心聚力,激情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经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第一产业增加值9.61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34.44亿元,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亿元,增长12.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5.65%、70.83%和23.5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06、13.28和4.40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95%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490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实现增值税1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39%;企业所得税660万元,下降6.65%;营业税11518万元,增长10.98%;个人所得税486万元,增长91.34%。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8699万元,比上年下降0.3%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865个,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0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9%。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输出12.7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3亿元。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6340人次。
二、农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66.79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58万亩,增长3.95%,总产量21.27万吨。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3.95万亩,增长2.72%,总产量16.6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01万亩,下降20.3 %,总产量1.1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5.31万亩,增长2.04%,产量10.72万吨,增长4.61%。
表1  201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亩
指标名称
2013
比上年增长(%)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66.79
持平
  粮食
51.58
3.95
    玉米
33.95
2.72
  油料
8.01
-20.3
  蔬菜
5.31
2.04
全年肉类总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1.29 %,牛奶产量1.17万吨,下降3.42%;羊毛产量800吨,增长3.9%
表2  2013年全县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1.27
-2.97
玉米
万吨
16.6
-4.87
油料
万吨
1.14
-13.05
蔬菜
万吨
10.72
4.61
肉类
万吨
1.5
1.29
牛奶
万吨
1.17
-3.42
羊毛
800
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6.55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41亿元,增长27.5 %;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6.14亿元,增长30%。实现工业增加值26.76亿元,增长29.8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66亿元,增长28.1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 34 %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发电量380383万千瓦时,增长3.69%;电石69440吨,下降25.5%;洗精煤651946吨,增长52.17%;碳化硅37676吨,下降12.9%;水泥1238872吨,增长33.3%;铁合金168025吨,增长2.5倍;电解铝157153吨,增长49.7%
表3  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80383
3.69
电石
69440
-25.5
洗精煤
651946
52.17
碳化硅
37676
-12.9
水泥
1238872
33.3
铁合金
168025
249.9
原铝(电解铝)
157153
49.7
全社会建筑业创造增加值7.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84亿元,增长52.4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73亿元,增长47.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81亿元,增长50.75 %,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6亿元,增长53.6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30亿元,增长57.65%
五、房地产
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8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78亿元,增长133.86%(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增长190.6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93亿元,增长293.78%。房屋施工面积104.5万平方米,增长28.21%。房屋竣工面积30.02万平方米,增长64.66%。商品房销售面积22.55万平方米,增长25.72%(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1.78%)。商品房销售额7.56亿元,增长65.53%(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销售额增长113.96%)。
   六、贸易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45亿元,增长14.31%。其中:城镇8.78亿元,增长14.45%;乡村7.67亿元,增长14.1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91亿元,增长15.24%;零售业零售额7.94亿元,增长14.52%;餐饮业零售额3.59亿元,增长12.62%
  七、金融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42亿元,比年初增加6.92亿元,增长14.57%。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2.74亿元,比年初增加5.59亿元,增长20.59%。各项金融贷款余额19.72亿元,比年初增加4.18亿元,增长26.98%
全年保费收入3879万元,同比增长2.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13万元,增长13.91%;人寿险保费收入2266万元,下降4.22%。各类保险赔付额1083万元,增长44.59%。其中:财产险赔款970万元,增长68.70%;人寿险赔款113万元,下降35.06%
八、交通、旅游
完成客运量1560万人次,增长33.03%;客运周转量5414万人公里,增长33.9%;货运量684万吨,增长33.1 %;货运周转量93900  万吨公里,增长33%。全年接待游客185.6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7.2 %。全部游客中,过夜游客 32.43万人,增长 33.4 %。一日游客 153.19 万人次,同比增长14.9 %。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旅游总收入2.28亿元,增长41 %。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占全县接待游客人数的 55.6%和旅游收入的57.1 %
九、教育、卫生
  全县拥有小学127所,教学点124个,在校学生31982人;中学34所,在校学生24031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职高生48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2%,高中阶段入学率84%
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个,床位数114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22人,乡村医生636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4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08万人,非农业人口14.50万人。男性人口22.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51.4 %,女性人口21.1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48.6%;少数民族总人口25.9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59.59%。人口出生率14.45,死亡率为6.68,自然增长率7.77
表4  2013年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人口数
比上年增长
比重
(万人)
%)
%)
年末总人口
43.58
1.63
100
农业
29.08
-9.32
66.73
非农业
14.5
34.14
33.27
男性
22.4
1.5
51.4
女性
21.17
1.73
48.58
少数民族人口
25.97
1.56
59.59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4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5839,增长16.03%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1846人,发放养老金7274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189137人;共为3753460岁以上人员发放养老金3986.96万元,养老金发放率均为10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4061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462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408人,报销住院和门诊费95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6013人,支付工伤待遇493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2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336628人,参合率达100%,报消费用15191万元。
全年新开工农村危房改造2100户,政府投入资金4620万元;奖励性住房3206户,每户补助资金16000元。
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328人,比上年增加23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37100人;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1222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15252人次。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