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
来源:    时间:2014年02月11日    
民和县自2008年试验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以来,大力发展全膜玉米产业,不但一举打破了多年来旱作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且跃升为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县,尤其是2011年成为受国务院表彰奖励的200个“粮食先进生产单位”之一。2013年,全年共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66.79万亩(包括复种3.5万亩),以全膜玉米、脱毒马铃薯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面积达到了59.65万亩,比重达到了89%。全县粮食产量达到27.09万吨,粮食产量实现了“七连增”,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粮仓”。一是采取良种良法结合模式,着力围绕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全年共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24个,其中,马铃薯5个,玉米14个,小麦5个。供应冬春小麦40万公斤,玉米52万公斤;供应马铃薯良种280万公斤,扩繁脱毒苗150万株,温室定植脱毒苗120万株,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升级换代。二是围绕良法保障,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54.68万亩(次),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了高产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了科技的覆盖面。三是为力促全县粮食稳产高产,把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作为增加粮食产量的科技支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强化对推广工作的研究和部署。县农业部门和各乡镇始终把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用成功典型现身说法,用对比试验显现增产优势,用跟踪指导的方式确保规范操作,对各个环节技术规程进行现场指导、示范、解疑,把着力点放在扩规模、促增效上。2013年,全县共完成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35万亩,其中,全膜玉米33万亩,全膜马铃薯2万亩,建立万亩示范区6个,千亩片26个,全膜玉米总产量达24万吨,净增收益4.21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310元,成为支撑全县粮食产量的主要产业。(编校:章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