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河水库位于民和县西沟乡境内,距县城约19公里。水库坝址在马家河沟和大湾沟汇合处,河沟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
水库工程于1971年动工修建,1972年下闸蓄水,总库容15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2万立方米,防洪库容79万立方米,死库容15万立方米,是一座引白家藏峡水源为主的半注入式水库。
水库枢纽工程有:凉坪渠和新引渠2条引水渠;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75米,坝顶宽5米,坝底宽171.3米,坝高26米,坝顶高程2288.00米,坝基防渗形式为粘土截水心墙;输水洞断面形式为马蹄形,洞长208米,正常输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最大泄流量30立方米每秒,泄洪排砂洞的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型,洞长410米,泄洪排砂渠的断面形式为矩型, 侧堰长225米, 比降为1/25,设计泄洪流量55.28立方米每秒,校核泄洪流量109.12立方米每秒。
马家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900亩,属于二类灌区。灌区干渠工程包括:(一)凉平干渠长7.9公里,流量0.5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810亩,建筑物有便桥6座,闸门4座,退水1座,陡坡23座。(二)新引干渠长5.4公里,流量0.3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995亩,衬砌长度0.8公里,公路桥2座,闸门8座,退水1座。(三)南垣干渠长4.7公里,流量0.3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2350亩,衬砌长度1.8公里,渠系建筑物有倒虹吸3座,公路桥1座,闸门13座。(四)巴州干渠长11.35公里,流量0.5立方米每秒, 控制灌溉面积5008亩,衬彻长度2.1公里, 渠系建筑物有渡槽5座,公路桥3座,闸门57座。干渠4条长29.55公里,支渠19条长43.79公里,斗渠94条长57.9公里。
马家河水库大坝属于典型的三边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质量较差,自投入运行以来,水库一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勉强带病运行,每年汛期以空库迎洪的消极方式进行度汛,不仅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下,而且对下游广大人民财产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002年4月水务局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进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工作,2002年底通过由青海省水库大坝安全鉴定领导小组的安全鉴定工作,2003年3月由水利部大坝安全中心核查并同意按“三类坝”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