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境内有18条支流,河流总长度384.8km,多年平均流量7.81m3/s,年总经流量2.4629亿m3,均以降水补给为主。境内以浪塘坪、塘古岭为分水岭,其西为湟水流域水系,其东为黄河流域水系,其中湟水水系总流域面积1257.9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6.5%,其中10条沟道、河流总长度235.2km,多年平均流量6.59m3/s,年总径流量20809.4万m3,水质一般良好。其中:流量在1.0m3/s以上的较大支流有松树沟、米拉沟、巴沙洲、隆治滩大部呈羽形状。其沟道比降为:上游100~140‰,中游30~40‰,下游为20‰,平均比降为40~60‰之间。较小的支流有芦草沟、飞禽山沟、胡拉海沟、二道沟、磨湾子沟、咸水沟,其体积比降为20~80‰之间,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汛期河水混浊。
我县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58亿m3,其中湟水流域为1.92亿m3,大通河流域为0.11亿m3,黄河流域为0.647亿m3。过境客水为200.69亿m3,其中湟水流域为20.30亿m3,大通河流域为25.71亿m3,黄河流域为154.68亿m3。水资源主要特点为:水资源分布不均,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秋季,干流及较大的支流7—10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65%,河川径流年际变化较大,自产水资源量缺乏,3—6月份农用需水季节,干旱少雨,境内各沟道普遍缺水。全县人均水量697m3/人,耕地面积亩均水量323m3/亩,均低于青海省、湟水流域平均水平,为贫水地区,我县自产水资源量缺乏,但因黄河、湟水、大通河流经民和县,过境水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