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播时,民和县将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作为备耕保春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买到合格农资,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一是严格落实“八项制度”。严格推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做到农资产品的来源、仓储、运输、销售去底数清、情况明。与经营者签订责任书,实行“经营者对商品质量公开作出承诺”。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将检测合格的产品利用农村“一会两站”向广大农民公示。发布市场监管预警制度,对市场上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发布警示信息,做到事先防范。建立种子留样备查制度,建立种子经营档案。建立农资商品信息员制度,将12315投诉触角延伸到村社和交通要道,为及时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案件提供保证。实行培育和规范农资连锁经营制度,引导鼓励信誉好、规模大的农资企业到乡村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畅通农资流通渠道,使农民能够购买到放心产品。实行目标监管“承包”责任制,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农资打假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发放农资打假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农资防假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全力构筑农资商品安全监管平台,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经营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抽调专人分片包干,将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监管死角、农资生产地和农资主销区作为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主战场,加强日常监管,做到户户清理,户户规范,整体推进。特别是将历年来容易发生“假冒”的玉米、油菜种子及农药、化肥作为检查重点,全力推行农资经营示范点工作,将放心农资以最快最好的方式进入农民手中。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设立12315咨询举报电话,向农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责任等级实施分级追究,克服监管“空”、“软”现象,细化监管缺位、失职等行为的责任,建立农资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编校: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