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突出“五抓”扎实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
来源:    时间:2011年12月01日    
今年以来,民和县按照省、地统一安排部署,狠抓组织领导、宣传教育、集中整治、协调联动、制度建设,扎实开展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行动,有力推动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开展。
一是抓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召开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民和县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了计生、卫生、公安、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责任,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对专项行动亲自负责,亲自督促检查抓落实,将此项工作与考核奖惩相挂钩,做到了有方案、有部署、有落实。
二是抓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人口计生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重要性、失调的危害性,以及打击“两非”行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专项行为的必要性、紧迫性,为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县妇联利用基层组织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等新型生育观念,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整治“两非”行动,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公布群众有奖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群众举报,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文广、宣传等部门在县电视台、广场电子显示屏广泛宣传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意义、禁止“两非”行为的法律法规等,以此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计生和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所在所有相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两非”行为的醒目标识,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医德教育,强化行业自律,促进自觉遵纪守法。
三是抓集中整治,严查“两非”行为抽调计生、公安、卫生、药监、妇联等部门工作人员,集中时间、精力对全县妇幼保健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点等进行了集中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全县各医疗服务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医院都制定了严格的B超使用管理、引产手术工作制度,个体诊所和人员无私自用B超机做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引产行为。药品销售单位规范执行各项制度,无私自销复方米非司酮片、米非司酮胶囊等终止妊娠的药品,没有销售免费避孕药具及免费紧急避孕药具等药品。
四是抓协调联动,实现信息共享。人口计生和卫生部门建立了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信息共享制度,将县各医院、乡镇计生站和卫生院出生实名登记工作纳入日常监管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当中,保证了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计生、卫生、公安、药监、妇联等相关部门专门落实一名信息员每月底定期通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情况互通,并在申报户口过程中实行了计生部门签字制度,确保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五是抓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县委、县政府把集中专项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纳入了党政重大事项督查内容,纳入今年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同时纳入对医疗保健、计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绩效目标考核内容,通过落实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两非”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同时,将专项行动和日常工作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完善了B超、染色体检测等设备和操作人员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物、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生育过程跟踪服务管理制度,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报告制度,有奖举报制度,案件查处制度和性别比偏高乡镇党政领导约谈等制度。(编校: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