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民和县依托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范围划定“一带”建设重要区位的优势,深入实施“东引西联,双向拓展;一轴两带,相向开发;一城两区,重点突破”的空间发展战略,积极统筹城乡建设,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力推进青海东部次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到“十二五”末,县城、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12平方公里和5平方公里,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6%以上,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
一是着力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以建设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绿色生态的现代化中型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谋划与设计,抓紧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主要街区的修建性详规。做到城市总体规划同未来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近期开发建设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对城市区域进行依法、合理控制,做到可持续发展;把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结合起来,以新区开发带动老城改造,实现由单一中心结构向多中心、多单元城市发展,做到城市协调发展;注重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和城市特色的有机结合,科学分布各功能区,做到城市科学发展;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吸收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注重城市内涵和文化底蕴挖掘,使城市建设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又具有现代化中型城市的风貌。
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品位魅力。按照“拉框架、提档次、优环境、强功能”的原则,适应城市规模扩张的需要,加快城镇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集中供热等设施一体化建设,谋划和实施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县城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火车站周边改造、老城区连片改造等建设项目,打造湟水河景观带,建设一批集聚效应显著的精品街区和景观带。提升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水平,从单体建筑的形状、色彩、外立面到建筑群,做到丰富多样、错落有致。集中打造城市高楼区,在重要接点和地段建设一批地标性精品建筑。突出绿化美化和生态环保,创造方便、快捷、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创新投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解决好城镇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城市管理体系,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强化城镇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群众文明素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活跃社会文化,突出社区服务,强化社会治安,优化社区管理,着力打造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
四是着力加快特色急诊建设。按照“北部优化发展,中部加速崛起,南部强化开发”的功能定位,大力培育建制镇产业,重点谋划并推进资源开发型、商贸旅游型、交通物流型、特色农业型等特色鲜明的中心小城镇,使其成为连接县城和乡村的桥梁,逐步增强城镇带动乡村的能力。科学调整乡镇设置布局,“十二五”期间,完成中川、马场垣、西沟、转导、总堡5个乡的撤乡建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