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青海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隆治沟、巴州沟等16条河流河道管理范围通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民和县本次拟划定16条河流,包括黑营沟、芦草沟、康沟、苦水沟、砂子沟、王年沟、甘河、前河沟、咸水沟、隆治沟、柴沟、占沟、松树沟、巴州沟、东沟,划定全长370.77公里。
民和县河道基本情况表
|
序号
|
河流名称
|
流域面积(km²)
|
河流总长(km)
|
划定长度(km)
|
1
|
黑营沟
|
166.2
|
32
|
15.34
|
2
|
芦草沟
|
60.8
|
27
|
9.86
|
3
|
康沟
|
212
|
48
|
12.83
|
4
|
苦水沟
|
62.4
|
8.51
|
8.51
|
5
|
砂子沟
|
492.5
|
60
|
25.01
|
6
|
王年沟
|
55.8
|
21
|
10.22
|
7
|
甘河
|
71.9
|
24
|
24
|
8
|
前河沟
|
211.2
|
40
|
40
|
9
|
咸水沟
|
113
|
22.3
|
24
|
10
|
隆治沟
|
328
|
43.6
|
45
|
11
|
柴沟
|
69.3
|
17
|
17
|
12
|
占沟
|
57.1
|
16
|
16
|
13
|
松树沟
|
168.8
|
37.3
|
38
|
14
|
米拉沟
|
173.7
|
32.1
|
34
|
15
|
巴州沟
|
200
|
36.9
|
37
|
16
|
东沟
|
53
|
14
|
14
|
二、划界要求及内容
1.根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有堤防的河湖,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和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湖,其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
2.有堤防河流背水侧护堤地的宽度,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按照堤防工程级别确定,1 级堤防护堤地宽度为 30-20 米,2、3 级堤防护堤地宽度为20-10米,4、5 级堤防护堤地宽度为10-5 米,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定范围内合理确定护堤地宽度。无堤防河流护堤地的宽度,根据水文资料核定的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确定。如果没有水文资料或者相关规划的,各地可以根据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按照“管用、务实”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管理范围。
3.本次划界坐标系统统一采用大地2000坐标系。
4.本次划界地形图测图比例采用1:2000,分辨率0.20m。
5.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中需做好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库区、高速公路等已有管理红线的衔接。在堤防和护堤地管理范围内,禁止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葬坟、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
6.在划定的管理范围内禁止再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三、违反本通告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青海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四、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